-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6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田寮崑山宮
據崑山宮耆老相傳於一百多年前(約1840年),李府千歲(大王爺)、朱府千歲(二王爺)、池府千歲(三王爺)、吳府千歲(四王爺)、溫府千歲(五王爺),要路經仙草寮(現今宮址)往田寮辦事。三代祖師公(金面祖師)知悉,臨時降駕告知所有鄉民,要準備牲禮香案,焚香祭拜五府千歲。信眾紛紛備妥香案,虔誠接駕王爺。王爺辦完事,咸念鄉民熱情,見此地理環境優美,有意在此落腳。由溫王爺先來此查尋,要擇地建廟。 因為三代祖師公早已建祠於此,接受鄉民香火膜拜, 伺機要建廟護佑鄉里。因此與溫王爺起爭執,當時溫王爺沒乩童,臨時降駕一生人身上,並燒烤鐵鍊,欲展開一場大鬥法。

當時有鄉民得知王爺與祖師公要拼鬥之事,出面擲筊調停,不希望兩敗俱傷, 能和平相處,最後達成協議。只要建廟,三代祖師公座位要安座大邊(目前本宮安座三代祖師公座位一直安奉大邊),溫王爺與祖師公這場建廟之爭遂告落幕 經歷20年(1860年)。某日 溫王爺降駕指示鄉民,要建草廟住16年,由李賽先生募建。建草屋四間 內奉祀李、朱、池、吳、溫五王爺,從祀福德正神、中壇元帥,但金面祖師(三代祖師)金身隨爐主安奉。

草廟建好,過了16年(1876年),草廟自動焚燒起來,五府千歲金身毫髮無傷,鄉民見王爺顯神蹟,嘖嘖稱奇不得不佩服王爺神通廣大。 一致推舉李賽先生和蘇獅先生統籌辦理建廟事宜,建大殿及右廂房各一間。當時環境不好 經濟拮据,建廟用石塊砌成三支石柱頂住虎邊牆壁,牆壁用土角,屋頂加蓋瓦片,於清光緒五年(歲次已戊年 西元一八七九年)建廟落成,宮名崑山宮。

日據時代,臺灣不准民間信奉儒教、神教及其他信仰,王爺神尊暫由信徒保管四處流散,直至台灣光復後,王爺神尊金身才再一起安奉於宮中。民國59年重建廟宇(現今廟貌),於民國 61年竣工落成建醮清安。廟旁涼亭為民國87年後建造,是由國大代表朱銅樹先生及社區理事長賴豐盛先生,向縣政府爭取補助建造。
寺廟地址:高雄縣田寮鄉田寮村崑山路22號
寺廟電話:07-6361036
資料來源 崑山宮歷史沿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