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5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新竹縣三級古蹟-新埔上枋寮劉宅 [55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9 01:09: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4
新埔上枋寮劉宅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
新竹縣新埔鎮上寮里二三八號

年代 :
清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

新埔上枋寮劉宅,始祖劉延轉,於清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隨母從廣東省饒平縣渡臺,初居竹塹香山,乾隆四十六年(西元一七八一年),定居枋寮,建築坐北朝南之祖堂,因有前後堂,故稱雙堂屋。民國八年重修,增建左右各三棟長形橫屋;房間大小數九十九,建地面積二千坪。

此宅保存渡臺先祖延轉夫妻之遺像及延轉攜來之竹籃一隻於神案上,以示不忘本。宅前有家祠,後有祖墳,是客家地區鄉村古屋之典型。  

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新竹縣新埔鎮上坊寮劉宅,至今已有兩百二十五年歷史,它是粵籍人士劉延轉仿照原鄉住居形式興建的一座四合院祖堂,由於屋分前後,又稱「雙堂屋」。

這座傳統的客家建築,樣貌樸實,不僅呈現古建築的藝術之美,也記錄了劉家祖先的開墾歷史。

新竹縣文化局指出,新埔上坊寮劉宅的特色在於同時兼具有三合院與四合院式的配置精神,中央的四合院強化祠堂空間的重要性,也同時滿足私密與防禦性的需求,這種子孫圍著宗祠居住的建築環境,無形中讓客家人的家族觀念不斷地強化與傳承,這也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一。

劉宅建於乾隆年間。

乾隆二十一年,劉氏第十一世祖劉瑞閣的妻子詹氏攜子由廣東省饒平縣渡海來台,暫居於鹽水港(今新竹市香山地區)一帶。

長子劉延轉於枋寮開基立業,於一七八一年仿照原鄉住居形式興建一座四合院祖堂,由於屋分前、後堂,故又名「雙堂屋」,當時建築僅以土埆築牆、茅草鋪頂,約於一八六二年重修時改為瓦頂。

後來,劉宅經過十年的整修,成為「二堂六橫式」的平面格局,共計九十九間室,建築基地面積約三萬平方公尺,規模宏大,顯示當時劉氏家族人丁旺盛。

一九八三年,為紀念劉氏後裔奉為基祖的劉瑞閣(劉延轉之父),因而興建一座景觀壯麗的家族墓園,命名為「瑞閣園」。

劉氏祖訓規定,遷居他鄉立業者不得另立祖牌奉祀,劉姓家族於是以上枋寮祖堂為凝聚全家族精神的所在。

劉宅的屋頂兩端有如燕子的尾巴高高翹起,紅磚瓦屋帶有純樸的古味,門廳上書寫「鐵漢家聲」堂號,正廳則為「蔾照堂」,兩者均有勉勵後代子孫多讀書、守法公正的意思,另外,廳堂內懸掛的「克繩祖武」匾額,則是告誡子孫不忘祖訓。

上枋寮劉宅被認定為第三級古蹟,在內政部經費補助下,已完成修復工作。

這座兩百二十五年歷史的古蹟位於新埔鎮上寮里義民路,呈現傳統客家建築特色,從佈局、結構到裝飾,處處是古建築的藝術之美。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chen1490 + 11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1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21: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