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周郎妙計謀天下
作為孫堅的謀臣,周瑜自然不能看著孫堅在那裡糾結而自己卻繼續好整以暇地裝大瓣蒜,這不是作為謀士該擺的姿態。
周瑜輕咳一聲,然後不急不緩地說道:「瑜不才,之所以建言主公向晉國詢問大小姐的婚事,其實就是想刺探一下晉國的虛實以及態度。」
孫堅頷首,示意周瑜繼續往下解釋。
周瑜又說:「看目前的局勢,似乎晉國有所保守,坐視中央朝廷內部整合而無動於衷,似乎犯了戰略上的錯誤,但我們畢竟不是趙興,不知道他內心究竟如何著想。若按常理,形勢如今對晉國不利,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壓制曹劉聯盟造成的影響,而公然向世人宣佈趙孫兩家聯姻,就是很好的手段,可到現在也不見晉國有這方面的表示,難道說晉國之內無人知道這麼做的好處?」
周瑜不等孫堅回答,自己搖著頭繼續說道:「很顯然,不是。正因為晉國知道公佈趙孫聯姻的巨大影響,所以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才會向外宣佈此事。同時,他們也是在試探我們的態度。晉國想看看我們是否會在他們虛弱的時候,存有趁火打劫的心思,這一點也會影響到晉國今後與我們的關係走向。」
孫堅聽到這裡,似乎有些明白,於是問道:「若以公瑾的分析,我們是該繼續保持與晉國的親密關係?」
周瑜還是搖頭,他回答說:「這要看晉國怎麼答覆了。如果趙興同意馬上就操辦迎娶大小姐的婚禮,我們便要謹慎了,最好保持與晉國的關係。如果趙興答覆暫時不公開,繼續維持現狀,我們反倒是要暗中繼續與晉國保持密切的關係。」
孫堅對周瑜的說法有些頭大,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又或者是周瑜表述的時候顛倒了。孫堅問周瑜:「為何晉國同意馬上舉辦婚禮儀式我們反倒要謹慎?」
周瑜回答說:「吾以為,如果晉國著急操辦婚禮儀式,那就說明晉國自己沒有信心在接下來的爭霸中獲勝,所以才會借助孫趙聯姻之事鼓舞人心和士氣。相反,如果趙興依然穩坐釣魚台,那就說明他早已經想好了如何對付朝廷的辦法,只不過時機未到而已!」
孫堅於是徹底明悟,頓時大喜,撫掌讚歎著說道:「公瑾果然好謀略,只此一問便可以探得虛實!」
聽到孫堅讚揚的話語,周瑜卻不自得,繼續說道:「探知晉國的虛實固然重要,但抓緊時間壯大我們自己的勢力更加重要。二公子所言亦是正理,不管今後晉國和中央朝廷誰負誰勝,我們此時卻不宜作壁上觀,當有所作為才是!」
孫堅虎目微縮、劍眉上挑,盯著周瑜說道:「公瑾的意思是我們該對荊州出手?」
周瑜點頭,說道:「近傳劉景升臥病在床,無法見人理政,不過是些遮人耳目的借口。想必是那劉景升不願受曹劉驅使,又不想徹底與中央朝廷翻臉,只好找了這個生病的理由。此時,我們若對荊州動手,朝廷肯定會出言質問,但卻不會派兵支援劉表,曹操和劉備正希望荊州和江東打個難分難解,最後他們坐收漁翁之利。而從晉國的角度考慮,他們寧願看著荊州落入江東手中,也不願意荊州被中央朝廷收回之後,徒增曹劉聯盟的實力。」
周瑜這番話,將各方勢力如今的心態分析了一個透徹,讓孫堅聽了之後覺得信服。吳州這些年遠置事外,埋頭發展內政和軍事,已經積蓄了足夠發起一場大戰的本錢,若說孫堅就這麼心甘情願地被人吞併,那也不盡然。走到孫堅這個位置之後,人人心底都隱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願望,只不過有的人過於強烈,像袁術那樣的;有的人藏得深沉,像劉備和曹操這樣的。
孫堅順著周瑜的思路往下走,說道:「若是開戰,卻要尋個冠冕的理由才好。」
周瑜微笑著提醒孫堅:「長沙境內多盜賊,時常越境侵犯吳州,致使宜春、廬陵等地民不聊生,而荊州牧劉表昏聵無能,故東吳派軍入境討賊。」
到底是第一謀士,從一開始回答孫堅的詢問,周瑜竟然連吳州對荊州開戰的由頭都想好了!
孫堅經周瑜這麼一分析,也是心動不已。他似乎已經看到整裝待發的東吳軍隊從靠近長沙的山林和溪流之中通過,以銳不可當的氣勢衝到了長沙城下,然後迅速佔領了這座重要的城池,緊接著兵鋒向南直指桂陽、然後是零陵、接下來是武陵……
「若是開戰,誰可為帥,誰為先鋒?」孫堅沉吟片刻,徐徐問道。
「大公子伯符可為帥,老將韓當、程普輔助,陳武、丁奉可為先鋒,瑜不才,願為軍師。」周瑜回答。
「何時出兵為佳?」
「開年春暖花開之時。」
一場促膝長談,周瑜讓孫堅樹立了信心,堅定了決心,由此也掀開了荊州之亂和江東分裂的帷幕。
孫堅沒有問周瑜,為什麼提出對荊州用兵的人是孫權,周瑜卻建議讓孫策統兵出戰。很顯然,以目前周瑜與孫策的關係,他是希望孫堅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能夠積累更多的聲望和資歷,以免處處冒尖的二公子到頭來搶了上風頭,造成江東內部的混亂。
實際上,孫堅和孫策從一開始就沒有表過態,誰能說他們心中沒有出兵荊州的打算呢?孫堅派兵攻打荊州,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對二公子建言獻策的肯定,這也是一種聲望的積累,只是沒有率軍親征來的強烈而已。
周瑜離開之後不久,孫堅便命人將兩個兒子一起喊到府上,不知當面說了些什麼,反正倆人出來的時候,孫策顯得有些興奮,而孫權則是一副眉頭緊皺的表情。
從定下計謀到真正發動戰爭,這之間需要時間進行準備,而很多準備工作都是在暗中進行,不能走漏了半點風聲,所以東吳內部看上去依然派系林立,吵鬧不休,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解決問題。
在有心人眼裡看來,東吳這個樣子,就是混日子的表現,以後有得他們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