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5-7-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7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76
- 相冊
- 5
- 日誌
- 30
   
狀態︰
離線
|
既學此道。十二時中遇物應緣處。不得令惡念相續。或照顧不著。起一惡念。當急著精彩。拽轉頭來。若一向隨他去。相續不斷。非獨障道。亦謂之無智慧人。昔溈山問懶安。汝十二時中。當何所務。安雲牧牛。山雲。汝作麼生牧。安雲。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山雲。子真牧牛也。學道人。制惡念。當如懶安之牧牛。則久久自純熟矣(示李獻臣)。
又雲。他弓莫把。他馬莫騎。他人之事莫知。此雖常言。亦可為入道之資糧。但常自檢察。自旦至暮。有甚利人自利之事。稍覺偏枯。當須自警不可忽也。
又雲。昔道林禪師。居秦望山長松之上。時人謂之鳥窠和尚。白居易侍郎鎮錢塘。特入山中謁之。乃問。禪師坐處甚危險。師曰。老僧有甚危險。侍郎險尤甚。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禮而去。今欲省心力。莫管他三歲孩兒道得道不得。八十老人行得行不得。但諸惡莫作。便了此語。信也著。不信也著。請思之。
摘自:卍新纂續藏經 No.1578《指月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