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媽祖婆 五和宮供奉161年

芎林五和宮在民國80年改建,重新打造一尊媽祖神像,逾百年的媽祖神像放在前方,同受信眾敬祀。
記者曾詩涵/攝影
新竹縣歷史悠久的媽祖廟五和宮,供奉來自廣東汕頭的媽祖婆已161年。民國80年改建後,廟方重新打造一座較大尊的媽祖神像提供信眾供奉,來台逾百年的媽祖神像放置在正前方,同受信眾敬祀。
當地居民表示,約前清咸豐元年,彭維業從廣東到芎林開墾,背著媽祖神像過海,原本放在自家供奉,因吸引附近居民前來參拜,地方信眾最後為媽祖興建簡單的廟宇。日本統治期間,雖也曾遭遇迫害,但龐大的信仰力量,讓媽祖信仰深入鄉間,屹立不搖。
芎林鄉五龍村長彭進廷說,五和宮的媽祖婆是鹿寮坑、山豬湖、橫山、沙坑、大肚等聯庄的信仰中心;民國48年的葛樂禮颱風,曾造成五龍村淹水近5公尺,所幸無人傷亡,居民將這件事歸因於媽祖保佑,地方和家中不管大小事,都來向媽祖婆請教。
研究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多年的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范明煥表示,新竹的廟宇中,共有9間主神供奉媽祖,其中6間在新竹縣;他說,一般人認為客家人信仰三山國王,其實也有很多客家人虔誠地信仰媽祖。
來源: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