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73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一葉蘭蟲害
一、象鼻蟲
1. 危害習性:
成蟲在球莖內鑽出,體黑色,體長約 0.3-0.4cm ,爬出後在葉鞘內隱蔽處,危害葉片,造成葉面傷口,嚴重時葉鞘折斷。據筆者調查平地栽培,因溫度較高,以 4 月至 6 月陸續出來危害葉片,高山上約在 5 月至 7 月危害。
2. 防治方法:
(1) 加強種球貯藏前後的浸漬清毒,以便殺死球莖內蟲卵。
(2) 定期施用藥劑防治,發生時可參考 90% 納乃得可濕性粉劑 1000 倍。蟲害發生時開始施藥,每 7 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 3-4 次。
二、介殼蟲
1. 危害習性:
寄生在植物葉片、葉鞘、莖部及球莖。被害葉片漸黃化,枯萎最後脫落,因一葉蘭在高海拔生長,溫度低濕度大,除非在栽培管理不善或任其荒蕪之情形,否則一般受害嚴重性不大。
2. 防治方法:
(1) 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太過密植,保持園內通風。
(2) 定期施用藥劑防治,可參考 50% 撲滅松乳劑 1000 倍、 44% 大滅松乳劑 1000 倍。蟲害發生時開始施藥,每 7 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 2-3 次。
(3) 三、蚜蟲
1. 危害習性:
蚜蟲多數寄居在植物葉、莖、芽、花苞等部位吸取汁液,使寄主萎凋或衰弱,蚜蟲群棲之處有時因其排泄物引發黑色煤病。一葉蘭在初春花苞形成時,被害花苞常導致花朵畸形。
2. 防治方法:
(1) 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太過密植,保持園內通風。
(2) 定期施用藥劑防治,發生時可參考 90% 納乃得可濕性粉劑 1000 倍。蟲害發生時開始施藥,每 7 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 3-4 次。
四、蝸牛、蛞蝓 :
1. 危害習性:
蝸 牛、蛞蝓均為雜食性軟體動物,喜歡陰濕有遮蔭的環境,於夜晚冷涼或陰雨潮濕白天出沒,尤其在高溫多雨活動最頻繁生長較迅速。喜食植株嫩葉、新芽、影響植株 之生長,體藏於介質中不易查覺,防治較困難。通常蝸牛、蛞蝓爬過的地方,會留有透明光亮的粘液痕跡,一發現應馬上防治。
2. 防治方法:
(1) 注意田間周邊衛生,清除雜草、樹枝及需要之雜物,可減少繁殖和生存。
(2) 宜採用高架栽培與防雨措施,防範蝸牛及蛞蝓等小動物侵襲。
(3) 發現其縱跡,可施用藥劑防治,如 6% 聚乙醛餌劑散佈在其出沒之地方,爬過吃食後死亡。
五、根 蟎
1. 危害習性:
根 蟎 並不隸屬昆蟲類,但與昆蟲一樣能對植物造成危害,其一生均棲息活動於土壤中。主要食害作物根莖部份,使作物根莖組織破壞或根吸收能力受阻。根璊之危害常與病害複合發生,而導致被害部份腐爛,嚴重者植株因而枯死。在球根花卉上已發現被根 蟎 危害的相當多。台灣一葉蘭過去栽種在土壤中,有發現根 蟎 危害,但近年來已改用介質無土栽培,且以高架栽培,根 蟎 較少發生。
2. 防治方法:
(1) 選用清潔之介質栽培,若使用過之介質最好能殺菌後再使用。
(2) 使用藥劑防治,種球採收後可參考使用 43% 佈飛松乳劑 1000 倍、 25% 新殺璊乳劑 4000 倍、種球消毒浸漬 30 分鐘,再貯放在 5 ℃冰箱,待第二年種植。種植前取出,再浸漬 10 分鐘,可達良好效果。
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