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4-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0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62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理解生命奧秘活得輕鬆愉快
人類自古以來久存未解的一個問題是﹕人從哪裡來﹖ 儘管進化論者給了一個十分粗糙的解答﹐但是一百多年來狐疑四起﹐稍有理智的人都對他們追問不休﹐除了用強權壓制民主﹐一般有言論自由的國家相信的人不多了。 至今還是這個古老的問題﹐從剛會說話的孩子到皓首窮經的老學者﹐常常提出同樣問題。 實際上﹐人從無到有﹐沒有過去。 每個人都是無中生有﹐在自然界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都可以參考說明問題。
花園裡﹐百花爭艷﹐彩蝶飛舞﹐看看生出鮮艷花朵的土壤﹐都說是髒兮兮的。 媽媽告誡孩子不要弄髒了衣服﹐碰上一點﹐回家必須用肥皂洗手。 但是﹐從土壤裡長出的花朵﹑樹木﹑莊稼﹐卻是無與倫比的美麗﹑香甜﹑美味可口。 想想我們愛吃的香甜瓜果和各種美食﹐對土壤的骯髒都會忘記﹐並且還有幾分感激之情。
在看看我們週圍的任何小昆蟲﹐就拿人們最討厭的蚊子來說。 如果你拿一個放大鏡﹐仔細端詳它身體細部﹐如口鼻眼﹑八條腿和兩個翅膀﹐其構造之嚴密都會讓你感到吃驚。 蚊子在飛起來的時候﹐人們最討厭它發出的嗡嗡聲音﹐是因為它的翅膀在高頻率上下扇動的結果﹐它在空中逍遙自在﹐動作敏捷。
由動植物的存在﹐應當會聯想到人﹐想到我們自己﹐從哪裡來﹖ 到哪裡去﹖ 這些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的老問題。 我們不知道出生前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我們是這個世界的短暫居民﹐一般只有幾十年的居留權﹐最終撒手人寰﹐如果遇到突然猝死﹐連說聲告別的機會都沒有。 短暫的生命﹐像花朵﹐像蚊子﹐從美妙的少年﹐到風燭殘年的老人﹐身不由己﹐無法抵抗。 當催命的天使從冥冥之中召喚我們離別人間的時候﹐不允許我們攜帶任何身前喜愛的東西﹐包括財富和兒女。 想一想﹐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多麼依賴這個世界啊﹗ 空氣﹑水份﹑食物和一切生活用品。 我們的生命離開了軀體﹐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依賴嗎﹖ 依賴什麼呢﹖
以上的話﹐在任何人看來都很平常﹐因為人人都會這麼思考。 假如我說﹐花為什麼不思考﹐蚊子為什麼不思考﹐那才叫怪事﹐說我是否在作詩﹐那麼有想象力﹐用文學的“擬人法”來描述動植物。 這麼說﹐大家都承認了一個事實﹕只有人會思考﹐因為人很特別﹐與任何生物都不一樣。 這麼說﹐大家承認了另外一個事實﹕人類是真主的特殊造化﹐有目的的造化﹐因此不同於一般動植物。
《古蘭經》說﹕“我沒有以游戲的態度創造天地萬物﹐我只本真理而創造之﹐但他們大半不知道。”(44﹕38-39)
《古蘭經》說﹕“難道你們以為我只是徒然地創造了你們﹐而你們不被召歸於我嗎﹖”(23﹕115)
這是很明確的答覆了﹐是對有理智者提問的答覆。 因為人類的特殊性﹐有思維和理性﹐有能力思考許多有關天地造化和自身生命的大問題﹐所以真主對這些有理智的人頒降啟示和告誡。 有了思考﹐有了答案﹐這些人是有福了﹐因為他們有機會更加接近真理。 那些有思維機能而從不使用的人﹐不思考生命意義的人﹐沒有這個福份﹐與真理少有緣份。
人的生命存在﹐有許多需要﹐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遭遇﹐真主的恩惠對所有的人都那麼平等﹐賦予所有的人同樣的運動﹑學習﹑勞動﹑創造和思考的機能﹐構成了每個人不平凡的一生。 在人生經歷中﹐思考能力時刻都存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目的。 人人都應當認識獨一無二的真主存在﹑仁慈和萬能﹐人人都將被“召歸於”造物主﹐是人生的必然趨向。
《古蘭經》說﹕“在那日﹐火獄將被拿來﹔在那日﹐人將覺悟﹐但覺悟於他有何裨益呢﹖ 他將說﹕‘但願我在世的時候曾行善事。’”(89﹕23-24) 這個事實已經交代很清楚了﹐有各種渠道可以獲得認識獨一無二真主的知識﹐聽人傳達聖人的勸解﹑學習真主頒降的經典﹑觀察大自然造化之妙﹑體會一生經歷﹐都可以歸結到對真主造化萬物的感悟和領會。 人總是要覺悟的﹐生前不覺悟﹐死後在復活日必將覺悟﹐不過那時只是太晚了些﹐使人感受到錯誤的一生﹐後悔莫及。
《古蘭經》說﹕“難道他們沒有思維嗎﹖ 真主造化天地萬物﹐只依真理和定期﹐有許多人不信將與他們的主相會。 難道他們沒有在大地上旅行而觀察前人的結局是怎樣的嗎﹖ 前人比他們努力更大﹐前人於地方的墾殖和建設﹐勝過他們。 他們族中的使者來臨他們﹐真主不致虧枉他們﹐但他們虧枉了自己。”(30﹕8-9)
人都有思維的能力﹐怎樣思維或是否思維﹐都是個人的自由。 認識世界和認識真主的造化應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必有太多的書本知識﹐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有能力思維而不思維﹐而沉迷於暫短世界的物質追求和享樂﹐錯過了美化的時光﹐到頭來虧枉了自己﹐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善於思維的人﹐不貪戀這個世界﹐認識到了真理﹐生命變得無限光輝﹔能吃苦耐勞﹐能堅忍不拔﹐能助人為樂﹐能捨身為人﹐活的輕鬆愉快﹐知天樂命﹐充滿對未來的喜悅和希望。
來源: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