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神明衣、婚嫁品...朴繡聞名遐邇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26 12:13: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嘉義縣朴子市早期為台灣刺繡重鎮之一,當地婦女自幼習得一身刺繡好手藝,從廟宇的八仙彩、布幔,到嫁娶、節慶用的門簾、繡枕等日用品樣樣精通,刺繡工藝聞名遐邇,有「朴繡」美譽。

朴子早期以配天宮為中心,向東西伸展成屋頂相連、具防禦作用的「蜈蚣陣長條街」,開元古街正是昔日最熱鬧的地段。配天宮香火鼎盛,朴子的宗教刺繡工藝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

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總幹事劉秀雲表示,朴子市的刺繡手藝,主要傳承自大陸福建,媽祖廟配天宮前的開元路上,極盛期曾有廿多家繡莊集結,被稱為「刺繡街」。

當時朴子的刺繡製品,包括神明衣飾、八仙彩、婚嫁織品、肚兜、枕頭套、被單、門簾、旗幟、布袋戲偶服和歌仔戲服等,一九六○至七○年代甚至外銷到中東,當時全台婚嫁繡品,多數是從朴子輸出,繁華景況可以想見。

劉秀雲說,她從小就看著家中長輩、鄰居在做刺繡代工,個個手藝精巧,但隨著時代演變,這項傳統工藝逐漸沒落。民國九十一年有識之士創立刺繡文化學會,她成為創始會員,地方也設立「刺繡文化館」,展示各式各樣刺繡作品,振興在地傳統文化。

劉秀雲說,朴子近幾年積極培訓刺繡師資,迄今已培養一、廿位刺繡種子教師,第一批九位種子老師並定期開刺繡基礎班、進階班到高級班課程,推動刺繡技術與文化傳承。

學會草創時期,種子教師是施素芳與張儀穎,呈現風格比較類似傳統刺繡,主題多以臨摹大師吳梅嶺的畫作為主;隨後自日本學成歸國的李陳岱華老師,則帶來戶塚東洋繡技法;近期梁雪芳、潘文惠與王水錦,則帶來古繡修復與生態繡技法。目前則是結合李陳岱華老師的東洋繡和生態繡,以新的素材加上創意,展現新朴繡的特色。

劉秀雲說,手工刺繡是很費時又費眼力的工作,參加研習課程的多是四、五、六年級生,一方面是本身興趣可怡情養性,另一方面是在重拾兒時記憶。各相關單位也陸續在國小開設刺繡課程,深入社區辦理研習,希望將刺繡文化向下扎根。

中時電子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0: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