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8-7
- 最後登錄
- 2023-8-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6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廖家牛肉麵,從他還不是很紅的時代就開始吃了,那是五六年前了吧!廖家一直在金華街與杭州南路口這兒,沒搬過家。前陣子他把隔壁的店面買下來,擴充為廚房了,以便讓店內有更多的位子;話雖如此,在用餐時間想吃一碗廖家牛肉麵,本來就可能需要排隊,再加上去年的牛肉麵節活動,現在竟然造成廖家只要一營業就開始需要排隊,直到晚上營業結束為止的恐怖現象。我和安安這種住在附近的人每次經過廖家,看到長長的人龍就卻步了。
每天都是這樣子排隊
想吃一碗廖家牛肉麵,排隊真的是免不了的,所幸牛肉麵這種東西不像西餐吃一頓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因此店內客人流動的速度還算是很快,儘管需要排隊,大概十幾二十分鐘我們也就順利入內了。
玻璃上的說明
注意玻璃上的最新規定:外帶的人不需要排隊,但麵條請回家自己煮!這確實是重大革新,以前外帶的人也要排隊,且我記得幾年前,老闆娘會故意讓麵條不是很熟,這樣泡在熱熱的牛肉湯裡,等你帶回家也差不多熟了。雖然當年的這種想法很貼心,但是,這麵條絕對不會有剛煮熟的那麼好吃,現在提供了「麵條回家自己煮」,不但加速了購買的時間,還可以讓消費者吃到自己煮的新鮮麵條,真的是雙贏的好作法!
在外先幫客人點餐
大夥兒還在外面排隊時,店員就會出來訪問大概最近的五六位客人,先登記好要吃什麼,好讓廚房去準備下麵。網路票選第一的饌王牛肉麵(一定是網路灌票得到的名次,該店實力雖然不能用敬陪末座來形容,但也不遠矣)也有類似的動作,在你排隊時,就會發 menu 讓你看了,並且在你入座前點好餐,這都是為了節省客人點菜時間的措施,原本無可厚非,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饌王牛肉麵在你就定位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上餐了,這令人懷疑饌王是不是早就煮好了一堆的麵條來等客人上桌,那這樣的麵條口感還有一定的水準嗎?果然饌王的麵條吃起來就很普通。
店內不加湯的規定
進入店家,可以發現這張標語:「非常抱歉本店不加湯」。奇怪?一般麵店如果大方一點,會說加湯不加價,而且也不是每個人吃牛肉麵還會加湯的啊?由這邊可以知道,廖家牛肉麵的湯頭,真的是讚到不行,應該是有許多客人喝了湯後,感到驚為天人,想說請老闆加點湯再多喝幾口吧!然而,廖家牛肉麵的最精華,就在這濃郁的清燉湯頭,外面真的是喝不到,所以這最珍貴的湯頭是沒辦法再多加的。想多喝嗎?要不就一開始點大碗,要不就再付錢買一碗牛肉湯吧!免費是不行的…..
豆干與海帶
廖家牛肉麵的小菜中,我非常推薦豆干與海帶,尤其是他的豆干,現切,切得很薄,而且請看照片,豆干都已經千瘡百孔了,這是長時間燉滷的直接證據。有經驗的饕客在吃火鍋時會把豆腐煮到裡面都出現小洞,此時的豆腐是最入味的,與廖家的豆干是一樣的道理。雖然長時間燉煮,但是又不會很鹹,口感極佳!海帶也非常入味,小菜的價格也很平價,一份豆干與一份海帶都是各 20 元。
牛肉
小碗的牛肉麵上桌囉!廖家只有清燉牛肉麵這種口味,也不會提供半筋半肉或牛雜等一般牛肉麵常見的分類,就只有清燉這種口味。牛肉麵上鋪了一點空心菜,有時候則是波菜,可能是看季節吧?牛肉本身因為是清燉做出,與常見的紅燒口味完全不同,肉嫩且入味,那種好滋味不知道是如何做出的,難怪廖家總是大排長龍。而且,牛肉都埋在湯裡,其實牛肉很多喔!小碗 110 元,大碗的則是 130 元。有肚量的人建議直接點大碗,多 20 元的份量很驚人,可以吃很爽。
麵條
廖家的麵條有一定的寬度與厚度,這是經過演變的。前面提過,我們從廖家還不是很紅的時候就開始吃了,那時候廖家的湯頭口味與現在一樣棒,但是麵條是廖家的弱項,當年的麵條較薄,且上桌時已經有煮爛的感覺,口感不佳。雖然當年有這樣的缺點,但是因為湯頭與牛肉實在是太棒,所以儘管麵條是差了點,瑕不掩瑜的結果是我們還是很愛吃廖家。而這幾年下來,廖家已經完全改良他們的麵身,非常耐煮且有嚼勁,與牛肉、空心菜搭配在一起更添層次感,令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