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花東」啜飲一盞玉蘭茶 細品蘭陽生態步道之旅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1-18 23:01: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啜飲一盞玉蘭茶 細品蘭陽生態步道之旅

景點家 (特別企劃) ( 2012/11/16 景點家 (特別企劃) 《景點家》 )

文、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圖片提供/蔡嘉陽


雪山隧道的另一端,蘭陽平原,提供厭倦水泥叢林的人們一個喘息、親近山林綠意的空間。隨著步伐進入經歷封溪復育的九寮溪與松羅森林步道,在濕涼的空氣中體驗閒雲野鶴的悠然自得,並走訪玉蘭茶區唯一有機茶園、品嚐風味獨特的有機茶餐;夜裡,回到民宿大啖「台灣鄉村懷石料理」,還能在萬籟俱寂的時刻,靜靜體會閒適優雅的「茶席」藝術,享受一趟滿足心靈與口腹之慾的有機生態之旅。
漫步在原始雨林步道中,擺脫山頭那一端的喧囂擾攘。(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蘭陽生態步道悠遊行:九寮溪步道、松羅步道



陰雨綿綿,滴滴答答的聲響與潺潺溪水譜出大自然樂章,襯著四周茂密高聳的低海拔闊葉林樹叢與旺盛蕨類,枝葉垂掩、清澈流水中溪石互見,漫步在全長1.8公里的九寮溪步道,很難想像如此典型亞熱帶森林的原始景觀,很難想像如此典型亞熱帶森林的原始景觀,僅距離台北市約1.5小時的車程。



距離宜蘭縣產茶名所—玉蘭茶區不遠處的崙埤村九寮溪,早年因絕佳的自然環境與溪中魚類頗豐,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戲水捕魚,離去時雖帶走豐碩的水產成果以及旅遊感動,卻也留下大量垃圾,令溪流生態被破壞殆盡。
歷經在地居民封溪護魚後,九寮溪沿線生態逐漸回復往日生氣。(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所幸自2002年起,當地部落居民長期封溪護魚、捨棄水泥堤防改以當地石材採自然工法施作,並細心地以碎石鋪路,參與設計施工的當地泰雅族人為了保有步道 原始樣貌,溪谷狹窄處也設置不破壞生態的木棧道,更沿途架設友善生態的豁雲橋、篤農橋等以泰雅族典故為名的木造拱橋,為家鄉生態盡一份心力。



自我療癒後的九寮溪,清澈見底的溪水中已可見溪哥、褐吻鰕虎等魚類悠游。據彰化環 保聯盟副理事長蔡嘉陽所述,九寮溪步道雖無特別罕見的動植物或昆蟲,但在步道沿線所能見到的物種密度卻遠高於於一般山林步道,若在夏天前往,還可見到翩翩 飛舞的諸多蝶類與竹雞、白頭翁、紅嘴黑鵯、小彎嘴畫眉等十餘種鳥類遨翔山林間,種類豐富的蕨類植物更是讓人有一步一驚喜之感。
泰雅族人沿途搭建的木橋,不僅可供人們通行,也不會對九寮溪生態產生衝擊;來到九寮溪步道,可見到竹雞(下圖左)與紅嘴黑鵯等鳥類(下圖右),其中又以夏季繁殖期最容易見到。(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鳥類圖片提供/蔡嘉陽)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海拔約300~400公尺的山區、同樣鄰近玉蘭茶區的松羅國家步道,在蔡嘉陽的眼中,原始風貌更勝九寮溪步道。



氣候與九寮溪步道相仿的松羅步道全長約2公里,由昔日泰雅族人的獵徑沿著松羅溪修築而成,濕暖氣候成就的雨林生態景象,伴隨著松羅溪沿線曲流、淺灘以及山溪侵蝕作用而成的水潭景觀,在夏天不僅吸引遊客前來戲水,秋冬之際,涼爽的山林香氛同樣讓許多愛山人士趨之若鶩。
宜蘭六條國家步道之一的松羅國家步道,原始生態林貌更勝九寮溪。(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早年,松羅溪因周圍樹林遭到濫伐,加上溪中苦花魚鮮美的肉質讓老饕們讚不絕口,因而引來眾人捕捉並使得溪流生態奄奄一息。同樣於2002年,周邊的泰雅族原住民主動發起護溪護魚,並管制捕魚者進入,往返山區的步道,建材亦捨棄破壞自然的人工建材,以就地取材的方式鋪設搭建而成,如今松羅溪中重見原生魚種,周邊生態也逐漸回復過往原始風貌。
在松羅步道,巧遇冬候鳥蒼鷺。(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蔡嘉陽表示,松羅步道所能見到的鳥類與蝶類比九寮溪步道更多,單就鳥類便多達26種,其中不乏冬候鳥蒼鷺以及台灣藍鵲的身影,而此處可見的蝴蝶包含青帶鳳 蝶、石牆蝶等種類亦多達近30種,並有水質無污染地區才能看到的豆娘與蜻蜓等昆蟲。語音未畢,蔡嘉陽便指著佇立於遠方樹頭的白色鳥類,原來,方才提到的蒼 鷺便近在眼前。
在松羅步道漫步,也有機會見台灣藍鵲的倩影。(圖片提供/蔡嘉陽)

自入口出發大約1小時,終於見到以粗繩綑綁而成、橫越溪水的松羅吊橋。蔡嘉陽說:「你看,這座橋立基在河岸兩端,中間只有用繩索相連,不像一般橋樑會在河道設立橋墩,這樣才不會破壞底下溪流的生態環境。」
僅以繩索為底,漫步其上仍不免膽顫心驚。(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隨著蔡嘉陽的步伐越過吊橋來到一處水潭,原先期望能見到的苦花魚雖不見蹤影,但卻看到了極度依賴清澈活水的成群蝌蚪。回程的路上,巧遇在遠方樹叢中躍動的台灣藍鵲,雖然來不及拍下牠的倩影,但這一路上所見所聞,已令人相當滿足。
在吊橋後的那一端,有著景色優美的水潭,一旁的池子中還可看到清澈活水中才能存活的蝌蚪。(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玉蘭茶區尋找有機茶香:玉露茶園



秋天細雨打濕眼前深綠茂盛金萱與翠玉茶樹,樹根旁的青草也因雨露附著更顯綠意盎然。位於海拔300公尺的丘陵向陽坡地,眼前的淡薄雲霧以及周圍高濕氣候, 是茶樹最喜愛的生長環境,這也讓鄰近松羅國家步道、擁有50年以上歷史的玉蘭茶區,成為早期坪林、鹿谷茶區的代工產地。



「喝茶湯最要緊的是農藥的問題,而不是茶湯的香氣!」位於玉蘭茶區的玉露茶園,第二代主人、六年級後段班的林立偉畢業於環境工程相關科系,體認到慣行茶大 量噴灑化學農藥與肥料的方式,最後對於土地、自然和品茶者的健康傷害甚大,為了讓茶園永續經營,在2年多前另租廢耕10多年的茶園開始轉做有機,並即將於 今年12月度過為期三年的有機轉型期、獲得慈心認證,成為名符其實的有機茶,也將成為玉蘭茶區唯一的有機茶園。
茶園地面茂盛青草,可作為有機耕作的辨識方法之一。(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然而剛開始要從慣行轉做有機,家中製茶場內無法水洗清潔的設備必須重新添購,這尚未收成便得投入200~300萬的開銷,讓父親斷然拒絕。對此,林立偉拉 著爸爸前往各地參加有機農法的課程,並四處參觀有機農場。隨著對有機農法的認識越深,加上爸爸將所學發揮在自己的小菜園中,「看著自己種的菜長得很好,才 了解原來有機是可以做、也是值得做的!」



有機農法不能使用除草劑、農藥與化學肥料,林立偉便改用性費洛蒙捕捉茶姬捲葉蛾等害蟲,並購買枯草桿菌及木霉菌培養後嫁接於茶樹上,透過強勢菌種抑制其他 菌害的發生;肥料上,除了在茶園附近蓋堆肥場並收購有機米的米糠或有機豆渣做為原料,堆肥時還得使其發酵熟化一年以降低大腸桿菌,才能用於茶園中。「也因 為沒有噴除草劑,所以我們茶園的地面都還看得到草,這也是分辨有機還是慣行茶園的方式之一」。



「不過,有機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通路。」由於有機茶耕作面積小、成本高,價格相較於自家生產的慣行茶要高上一倍,讓許多客人因而卻步。對此,他除了向上 門買茶的客人細細說明有機茶與慣行茶的差異與利弊,並結合家中茶園、製茶場與民宿,推出兩天一夜有機茶體驗行程,民宿餐廳更將茶園所產的茶入菜,讓遊客透過味蕾感受有機茶的好。


玉露茶園第二代主人林立偉,展示並解說製茶設備與流程,不同於一般製茶場,玉露茶園的製茶場乾淨清潔,無法水洗的設備也設置兩套,分別提供製作慣行茶與有機茶之用。(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當料理陸續上桌,果真隨處可見茶的身影。舉凡燻香濃郁、蛋黃綿密紮實的口感如同乳酪蛋糕的茶燻蛋;肉質軟嫩甘甜並帶有茶燻芳香的烏龍茶燻鴨;裹粉下鍋油 炸、口感酥脆並散發微微茶葉香氣的金萱香酥脆;以有機茶葉磨粉所製作的麵團、加入每日新鮮購買並經油炸後,摻入烏龍茶滷製的三層肉而成的茶香刈包,乃至於 以有機紅茶製作、茶香濃醇宛如啜飲一杯佳茗的有機茶凍,林立偉將自家茶園的茶品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有機茶入菜的特色茶餐,讓遊客以更多樣的方式品嚐玉露茶園的心血結晶。(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松羅生態民宿享茶席:逢春園民宿



體驗茶的美與好,除了親手採茶、製茶、品嚐以茶入菜的佳餚,優雅而閒適的「茶席」同樣吸引人。來到玉蘭茶區的民宿「逢春園」,除了享有美味創意料理與寧靜宜人的住宿環境,晚間約莫二刻鐘的茶席時間,由老闆娘許麗華為住客親手泡上一杯好茶,令人回甘許久。
雪白建築搭配寬廣草坪的歐式風格庭園,吸引許多新人來拍照取景。(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穿過別墅大門連接主建物的庭園小徑,寬廣翠綠的草皮襯著眼前白色都鐸式建築,散發濃厚歐式庭園氣息。盈著暖洋洋笑容的民宿老闆娘許麗華表示,在自營工廠轉 移大陸後,選擇在山區購地蓋別墅,也於2,000年時興建民宿,且在庭院中種植葡萄、香蕉、水蜜桃、柚子等果樹,並利用天然的酵素及苦楝油代替化學農藥消 毒驅蟲,好在不同季節品嚐天然好味道。但也因為時常忘記採收,等到想到時,已經被小鳥吃了一大半。
外觀潔白如新的都鐸風格建築民宿,已有12年的歷史。(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在某個假日,巧遇一位喜愛賞鳥的住客下榻,夜晚時分,住客興奮地自告奮勇擔任園區嚮導,帶著她欣賞夜間鳥類休憩景象,她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家民宿所種植的水 果,吸引了五色鳥、翠鳥、白鶺鴒、紅鳩、灰喉山椒鳥等眾多鳥類前來覓食,在欣喜之餘也採納該住客的建議,將民宿客房以園區可見鳥類命名,掐指一算,園區內 的鳥客人至少也有近10種。
每盤餐點用以盤飾的葉子與植物,均採自逢春園的庭院,讓品嚐美食多了些雅致氣息。(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雖說近年園區果樹的產出以鳥客人為主,但許麗華也不忘將這些無農藥污染的季節水果加入民宿的創意料理,並結合蘭陽平原所產的在地食材,為住客調理一道道她 口中戲稱的「台灣鄉村懷石料理」。比如說結合茭白筍、鮮蝦與鴨賞所製作的「逢春三采」,不僅採用宜蘭地區的當令茭白筍,其鴨賞更別出心裁加入自家種植的柚 子果肉,並將柚子皮刨成末灑在鴨賞上提味,果肉的酸甜不僅與鴨賞的鹹香完美結合,微苦的柚子皮更增添風味層次。而烹調當日至市場新鮮採購、製作的「南瓜排 骨」,將豬的腿小骨以簡單香料滷製後,灑上些微檸檬皮末提香,肉質紮實細緻不帶腥羶味,檸檬皮的清涼香氣更具解油膩增味的效果。
靜謐而帶有禪意的茶席空間,一踏入便舒緩人們緊繃的身心。(攝影/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

用餐完畢,許麗華引領住客前往頗具禪意的茶房,分享她最愛的茶席。從小便喜歡泡茶她從四年前開始,每週下山前往台北學習茶席技藝,並將所學發揮在民宿中與 住客分享。席間,她展現有別於平日的大剌剌爽朗性格,以和緩而優雅的姿態投注在溫壺、置茶、沖泡乃至於奉茶的過程中,讓人看得陶醉。



盤坐在燈光暖黃的茶室裡,以山泉水沖泡的溫熱佳茗暖人心脾,茶香餘韻細密綿長、回甘生津。堅持購買有機或無農藥管理的茶葉,許麗華認為此舉不僅可兼顧自己與住客喝的健康,也能讓有機茶農獲得支持,「也希望吸引更多慣行茶農改做有機,讓全山頭都沒有農藥。」



此刻,除了窗外雨露敲擊樹葉聲響,萬籟俱寂的山間寧靜,為充滿自然綠意有機的生態旅程劃下圓滿句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18:3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