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133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帝國龍脈:古代皇帝選陵怎樣看風水
選址原則一:注重整體
風水一詞最早出自《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理論就是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以人為中心,把天地萬物都當作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
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這其實與現代科學中的系統論不謀而合。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他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的《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
”這其實就是古人在選擇居所時對於系統論的樸素應用。
照古人的觀念,陰宅選址的地形地勢、方位和安全,將長久地影響後代子孫的命運。
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特別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髮,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