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放血療法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7 08:53: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放血療法



放血療法在民間應用較多。在一定的部位上放血,每能緩解病情。

在原始社會,人類以打獵殺獸供食,在奔跑中,往往會跌倒摔傷皮膚而出血,有時每次因某部位的外傷出血而減輕或治愈某些小病,這就是放血療法的由來。

放血療法分靜脈血管放血和穴位放血兩種。前者可減少血液容量,通過去瘀生新,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作用。

後者放血的部位,常視病情而定,如腰痛在“委中”(足窩橫紋正中)放血,急性咽喉炎,在“金津、玉液”(舌下紫色青筋)放血;中暑在十指尖端放血等等,目的是疏通經絡,清熱解毒,止痛消腫。

古代醫學早在春秋戰國期的《內經》一書上就有放血治病的記載,十一世紀的此法傳到歐洲,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也曾提到放血療法治療疾病的實例。

放血療法既是一種治療手段,又可從血液的顏色、濃度來推斷病情,一般以放血易流出,血色鮮紅者病輕;血色暗紅,稠粘不易出者為病重;血色淡者為氣血不足。

放血療法固然有疏通氣血,推新致新的作用,但凡體質虛弱,或久病體弱、貧血、出血之後的病人,一般不宜放血。

放血時,要嚴密注意病人的神情面色,放血後,要囑咐病人平躺休息,不要立即行動。

傳統的刺絡放血療法,古代稱謂"啟脈"刺絡,俗稱"刺血療法"。這是中國醫學中的一種獨特的針刺治療方法。

具有瀉熱、急救、止痛、消腫、鎮靜等醫療作用, 廣泛流傳於民間。

這種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用鋒利的三稜針刺入"絡脈 ",使之流出適量血液,達到治療的目的。
 
三稜針刺血是從砭石刺血法發展而來的。

今天用的三稜針刺血是利用三稜針刺經絡穴道,皮膚淺表部或靜脈血管,出少量血液及人體內在氣質以治病,也就是古代的刺血絡和出血瀉熱。

經臨床經驗證明,三稜針刺血療法確有開竅瀉熱,活血消腫,醒神寧志,回陽救逆的作用。

針具

利用三稜針作為治療工具。現在一般用不鏽鋼製成針具,針尖有三面三稜,十分鋒利。也可以用粗毫針,注射針頭,小眉刀或採血片等代替以放血。

刺法
      
針刺前,針具煮沸消毒,患者針刺部位,常規用75%酒精消毒。

右手拇、食、中指 持針,左手拏住患者針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須以左手做捏按提拏動作配合,便 於找穩放血點。 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下列治法:

1.緩刺: 用針緩慢插入靜脈半分或一分深,隨即緩慢放血。適用於肘窩 ,膕窩部等處。

2.速刺: 用針迅速刺進半分或一分深,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 用三稜針挑破細小動脈,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胸背部和耳後等處。兒童挑疳積也常用挑刺。

4.叢刺: 用三稜針在某一較小局部,多次點刺使之出血。叢刺多結合拔火罐。

5.散刺: 用於點刺較寬的面積或循經點刺,結合拔火罐,運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拏提點刺部位出血。(豹紋刺)

6.圍刺: 圍繞病痛區,腫塊四週點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7.順刺: 由下向上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點,以除惡血為主。

8.逆刺: 由上向下斜刺,在針刺前可由針刺點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後針刺,以放邪氣為主。
 

禁忌症
        
針刺放血療法的禁忌症,《內經》中已有詳細記載。

如「臟有要害,不可不察」; 「五奪不可瀉」。臨床上對以下幾種狀況,列為刺血禁忌症:

1. 體質虛弱,貧血嚴重及低血壓者,慎刺。對於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 者,宜進食休息,解除思想顧慮後施治。

2. 孕婦,產後,習慣性流產者,皆禁刺。月經期間最好不刺。

3. 外傷大出血者禁刺。

4. 重度下肢靜脈曲張者,慎刺。一般下肢靜脈曲張者,應選取邊緣較小的 靜脈,注意控製出血量。

5. 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者,不要直接針刺局部患處,可在週圍選穴針 刺。

6. 危重烈性傳染病人和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禁刺。

7. 動脈禁刺。

8. 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凝血機製障礙者,慎刺或禁刺。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5 02: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