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房裡順天宮 整修完工安座

苗栗縣定歷史建築的苑裡鎮房裡順天宮,完成整修後,古蹟風華再現。
記者祁容玉/攝影
苗栗縣縣定歷史建築苑裡鎮房裡順天宮,因屋頂老舊漏水、梁柱蛀蝕,縣府補助經費歷時1年整修完成,讓古蹟風華重現,昨天凌晨眾神入廟安座,廟方舉辦法會、普渡,此地方盛事,普渡祭品即七百多桌,整天拜拜人潮絡繹不絕。
順天宮管理委員會主委黃敏雄說,順天宮創建於1856年,曾多次整修,至今已有156年歷史,2年前登錄為縣定歷史建築,但近年廟內橫梁遭白蟻蛀蝕、腐朽,屋頂老舊漏水,牆壁斑駁。
縣議員劉秋東向縣府爭取近230萬元整修經費,去年12月起著手整修屋瓦屋脊、抽換屋梁、修補牆面、基腳及重新粉刷,上個月完工,因施工期間廟內媽祖、玄天上帝、神農大帝等神像都暫時移往廟旁餐飲部廳舍供奉,昨天凌晨由廟方人員迎回廟內安座,從上午起上演酬神戲並且舉辦法會、下午則是舉辦普渡,普渡供品多達七百多桌,場面盛大。

昨天舉辦法會,普渡祭品即達七百多桌,場面盛大。
記者祁容玉/攝影
昨天順天宮整天拜拜人潮不斷,新北市張姓婦人說,她從小跟著阿公、阿嬤到順天宮拜拜,婚後搬到新北市,每次回娘家仍會繞進順天宮,祈求媽祖保佑,這次她也帶著女兒一起來,祈求全家平安。
苑裡鎮民代表會主席徐金堆說,從小跟著長輩到順天宮拜拜,早年房裡比苑裡街上熱鬧,廟前還有市集,賣布、賣菜、賣油的都有,非常熱鬧,後來苑裡鎮發展重心轉移,但順天宮還是房裡、新復、西勢等里的信仰中心。

苑裡順天宮外的「房裡溪官義渡碑」,有175年歷史,紀錄先民開墾的辛苦。
記者祁容玉/攝影
苗栗縣國際文化觀光局考證,房裡地區原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的房裡社,清朝初年泉州人來此開墾,咸豐5年(1855年)地方捐資興建房裡城池,至今仍留有房裡古城的遺跡。媽祖信仰隨漢人渡台進入苑裡,房裡城建好隔年,仕紳在南城門內建順天宮,因此被稱為「城內媽祖」,香火鼎盛。
順天宮旁廣場有座175年歷史的「房里溪官義渡碑」,是清道光年間地方官「淡水分府山陰」婁雲,號召地方仕紳捐錢買田,以收成利息在苑裡鎮房裡溪等6處設置官義渡便民,義渡碑曾被大水沖走,被農民撿走鋪在水溝上供牛車通行,居民看見石板上的字,才移至順天宮保存至今。
來源: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