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展覽資訊] 台灣首位陶藝碩士 楊文霓陶藝研究展即起登場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24 01:42: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灣首位陶藝碩士 楊文霓陶藝研究展即起登場

被喻為「台灣現代陶藝發展的重要推手」,且為台灣第一位陶藝碩士的楊文霓,是台灣陶藝界中少見擁有完整學歷、創作及教學經驗的陶藝家。高雄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4月28日推出《萃煉.重現-楊文霓陶藝研究展》,是楊文霓在闊別上回高雄個展13年後首次兼具研究與回顧性質的重要展覽。此次展出涵蓋楊文霓30多載的47件創作精萃,同時更將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楊文霓著名的公共藝術陶壁作品,完整呈現其各時期精采的創作脈絡。


楊文霓的作品《花之意象》,動態釉色飽含層次,皺摺花邊強化了視覺效果。(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楊文霓的作品以容器和陶壁為主,早期容器作品「形」重於「用」,充滿西方設計意味的造型表現使作品變化多端,細膩的中國傳統陶瓷技法帶來內斂雅緻的美感。90年代發展出刻紋陶系列,中國傳統陶瓷裝飾技法獲得重現,器表呈現深色刻紋和綠色釉面並存的晶瑩層次感,流暢的造型更大為增加作品的敘事想像空間。約1999年後,楊文霓轉向大型陶壁及公共藝術,以鮮明生動的自然元素表現對生命與環境的熱情。

80年代的楊文霓,運用她在美國研究所及故宮任職習得的陶作知識與經驗,極力從傳統的器皿形制中延伸視覺上的新意。《花之意象》(1981)以飽含層次的動態釉色及誇大的皺摺花邊,大為強化了一只碗的視覺效果。此外,楊文霓逐漸覺察拉坯技法於陶藝創作上的限制,因此約自1987年起,她開始以手捏塑型,作品造形更為脫離傳統拉坯的器皿形制。

1991年楊文霓改用電窯創作,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反覆試驗,至1992年才有新的創作,並發展出後來的刻紋陶系列。在此系列作品中,器表呈現出深色刻紋與綠色釉面的層次感;而益發流暢且活潑的造型、電窯晶瑩清潤的燒成效果,更提高了楊文霓作品中的敘事想像空間。約從1999年開始,楊文霓的創作轉向大型陶壁,作品走入公共空間;用陶作從容地拉近人與環境的距離。由於觀賞距離與視覺焦點的延伸,她的陶壁作品與以往的作品相比,釉色更為繽紛;原本隱然存在陶作中對自然元素的嚮往,也化為幾何造型或變形的陶片,自在地綻放成一片生動的陶壁風景。


陶藝作品《躍之三》,表現出兔子飛躍林間般的恣意歡愉。(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


楊文霓出生於1946年,於1967年赴美深造,原就讀於密蘇里大學數學系,卻因接觸了陶藝課程而毅然轉至藝術研究所修習陶瓷與設計。1974年楊文霓成為當時台灣第一位陶藝碩士,翌年返台並任職於故宮博物院,致力於古陶瓷技術的實驗與研究。1979年楊文霓離開故宮,遷居高雄鳥松,並成為第一個在高雄地區創立工作室的陶藝工作者,開始了她的創作生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4 04: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