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大溪仁和宮
仁和宮供奉之主神為開漳聖王,為大溪最早供奉開漳聖王廟宇。明末清初年間,延平郡王鄭成功率領漳州、泉州、粵州三地方人民來台開墾,隨後有漳州人二兄弟,以其故鄉漳浦廟中所尊奉之開漳聖王,將廟中第三尊開漳聖王金身及香爐奉請在船上,來台後在滬尾(現淡水)經商謀生;因在故鄉廟中所請之第三尊金身,故開漳聖王又稱三王公。

於清康熙12年(西元1673年),二兄弟夜間同夢見三王公託夢,他要遷往他處,兄弟即向三王公卜杯求問要遷往何處,結果選定水路向河上行,船至各渡頭即再卜杯均未得聖杯,輾轉至粟仔園,舟無法再行駛而請神明下船,沿西北唯一小路來到該宮現廟地,有一棵大樹,因盛暑遂將三王公案置於樹蔭下,休息片刻後要請三王公起駕,但百請不動,因而再卜杯是否要選定此地建廟奉祀,得數杯,兄弟二人即邀集遠近人士及熟番共同觀賞神跡,眾善信乃出錢出力搭建茅屋,作為奉祀三王公之處所。該廟在此建廟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粟仔園,為埔頂古地名,二兄弟到達此地時,該處未開墾,為一片蘆竹林,開花時誤為粟仔穗,因而稱粟仔園至今。後來開墾者日眾,稱該廟為粟仔園埔頂三王公廟,後來神威顯赫,有求必應,於康熙二十六年及五十年擴建;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重建,加龍柱石堵,於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及民國16年重建,仁和宮創廟歷史久遠,但古蹟整修得光彩亮麗,未見有老態龍鍾之感覺。
寺廟地址:桃園縣大溪鎮仁愛里五鄰埔頂10號
寺廟電話:03-3802836
資料來源 大溪仁和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