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安南區和濟宮
「外塭仔」位於台江古地「鼎臍塭」之外,在行政區域上屬於台南市安南區的塭南里,位台南市東北隅。日治時代屬於「和順寮」大字,小字即為「外塭」,並分為兩保,故光復後區分為塭南、塭北兩里。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69年),先民由學甲中洲、頭港、將軍漚汪等地追隨鄭成功遷來,主要姓氏有許、蔡、尤、葉等姓。

「和濟宮」正當外塭仔菜市場、活動中心前,是外塭仔一帶主要的信仰中心,主祀的保生大帝是早期黃、葉等姓庄民前往學甲慈濟宮,恭請保生大帝香灰回庄,並雕塑神像奉祀,初無建廟,由信眾輪流當爐主供奉。直至民國十六年,始在信眾努力下,興建廟宇,該年孟春破土,至十八年中秋竣工,始稱廟號「和濟宮」。五十八年眾信則有感於廟舊朽爛,由父老議定翻修,並徵集價款興工,主為拆楹換柱油漆等工程,至六十年孟春峻工。

和濟宮的重建則始於民國七十七年桐月,捐款多足,乃破土開工,工程順利,至八十年晚春遂成,一美侖美奐之閩南式廟宇於焉落成安座。寶殿玲瓏,樓高二層,堪稱巍峨。廟中值得一提的文物是一符西港慶安宮代天巡狩千歲爺-王令。外塭仔在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時,瘟疫蔓延,傷亡頗重,乃由父老們決議,往西港慶安宮恭請玉敕玉令禳災靖患。說也神奇,王令到外塭之日,即時瘟疫消除,里民平安,全庄民乃感王恩不忘。而據父老所述,此一王令更因總共只有三支令,一在慶安宮廟內,一在高雄鳳山,另一則是外塭仔此令,由此更顯此一王令的珍貴,以及當地居民的高度崇敬。
寺廟地址:台南市安南區塭南里環福街123號
寺廟電話:06-3555612
資料來源 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