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分享] 大甲馬祖進香(二)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3-5 01:01: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進香過程的八大儀式】

大甲媽祖往新港進香全程八天七夜,來回路程三百多公里。在進香期間每一階段均舉行宗教儀式作為過程銜接儀式,並為信徒祈福,這些儀式除了具有宗教意義之外,也同時有安撫人心、強化信仰的功能。

1 、祈安典禮

祈安典禮是在出發前一天上午舉行,也是八大儀式中的第一個祭儀。祈安典禮主要在向媽祖稟告進香相關事宜,祈求進香活動順利、進香客平安,也具有祈求平安、鼓舞士氣的作用。

2 、上轎典禮

祈安典禮完成後,舉行「淨轎」儀式,淨轎即清淨神轎,意在營造潔淨神聖的空間讓媽祖乘坐。淨轎的過程是誦經、恭讀疏文,再以茉草淨水噴灑神轎及相關器物,象徵潔淨。

淨轎後,執事人員將正爐媽、副爐媽、湄洲媽三尊媽祖、千順將軍神像和各項法器,迎請入轎安座,即為「上轎典禮」。

3 、起駕儀式

起駕儀式是媽祖出發前所舉行的進香儀式,起駕之前先由鎮瀾宮董事長在轎前焚香禮拜恭請媽祖起駕,等時辰一到,便點燃三響「起馬炮」,廟中鐘鼓齊鳴,大轎班將神轎抬起,而鎮瀾宮董事長等政要則站在轎前扶轎,正式啟程前往新港。

4 、駐駕典禮

駐駕典禮是進香隊伍抵達新港奉天宮,媽祖入廟安座之後所舉行,駐駕典禮由鎮瀾宮全體董監事在奉天宮正殿前進行,典禮程序為:擂鼓三通各敲擊 108 下、與祭、陪祭、主祭者就位,上香、獻花、獻疏文、禮成鳴炮。駐駕典禮主要在感謝媽祖庇佑,使進香過程順利,眾信徒平安抵達新港。典禮結束後祭品則送給大轎班組員享用,以慰勞其辛勞。

5 、祈福典禮

抵達新港奉天宮第二天清晨四點左右舉行「祈福典禮」,是為所有在鎮瀾宮點光明燈、拜斗、安太歲的信徒祈福。祈求媽祖為信徒消災解厄,植福延壽。

祈福典禮內容與前述各典禮相同,祇是誦唸經典為「北斗經」。祈福典禮顧名思義就是要為信徒「祈求元辰光采、增財、晉祿、添壽,祛厄降福、合境平安」。

6 、祝壽典禮

大甲媽祖到新港第二天,上午八時左右,舉行最受信徒重視的「祝壽典禮」。許多未參與進香的信徒也都會在此時趕到新港為媽祖祝壽。祝壽大典舉行之前,奉天宮廟埕金紙堆積如山。壽麵及十二隻豬公十二隻麵羊也排列就序。祝壽典禮除行禮如儀之外,尚需恭讀「祝天上聖母壽誕祝文」、行三跪九叩禮,並誦唸《天上聖母經》、獻疏文、獻供品方才完成。

祝壽典禮之後就可以「開腥」(肉食)一般信徒都是從起馬宴之後便開始齋戒,直到祝壽大典結束才解禁,有些香客則繼續吃素,直到進香活動結束才開葷。

7 、回駕典禮

回駕典禮之前各式陣頭後分別在奉天宮廟埕拜廟、表演,大甲鎮瀾宮工作人員將正副爐媽和湄洲媽迎請到神案上,各組工作人員、藝陣、大轎班也在廟外待命,隨即舉行回駕典禮。祭典流程是在誦經、祭拜後,將媽祖迎請入轎中,待回駕時辰一到,奉天宮內鐘鼓齊鳴,大甲媽祖神轎被抬起返回大甲。大甲媽祖進香回程中,一路經過新港、元長、土庫、虎尾、二崙、西螺、溪洲、北斗、埤頭、田尾等各鄉鎮,進香第七天上午抵達永靖鄉這一天將舉行各香最關切的「獻香」儀式。獻香過程依照頭香、貳香、?香、贊香之順序進行,所謂「獻香」或「插香」就是在媽祖進香回程途中,優先參拜媽祖並插上三支清香。

8 、安座典禮

第八天下午大甲媽祖進香隊伍回到大甲,遶境遊行市區後,隨後在信徒簇擁下進入鎮瀾宮,隨即舉行安座大典。由鎮瀾宮董事長率領全體董監事,叩謝媽祖庇祐進香活動順利完成,隨行工作人員、進香客一路平安,並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有信徒闔家平安,至此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正式落幕。

【大甲媽祖進香的宗教陣頭】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除了香客眾多之外,各式陣頭表演更烘托出進香活動的熱鬧氣氛,並使宗教活動結合表演藝術,融合了世俗與神聖的領域。進香陣頭可概分為宗教陣頭與表演陣頭兩大類;其中,宗教陣頭是由進香客所擔任,主要功能在增加熱鬧或扮演護駕角色;表演陣頭則多由頭香、貳香、參香、贊香和散香所聘請,其作用除熱鬧之外,更具有表演藝術功能。其中宗教陣頭是固定、義務性組織,也是全程參與徒步進香的陣頭。

1 、報馬仔

報馬仔,原稱為「探馬仔」,是由古代軍隊中的「探子」轉化而來。報馬仔造型頭戴斗笠、反穿棉襖、褲管一高一低,左腳穿草鞋右腳赤腳,身上肩扛油紙傘,傘前端掛銅鑼,後端吊生豬腳防範白虎煞,其造型奇特是進香隊伍中最受矚目的人物。報馬仔行進時沿途敲鑼,讓信眾知道進香隊伍即將抵達,亦順便提醒民眾,應擺設香案,迎接媽祖的到來。

2 、頭旗、頭燈、三仙旗

頭旗是黃色方旗,頭旗頂端鑲葫蘆頭,葫蘆象徵「福祿」,旗上繡有「大甲天上聖母」、「頭旗」、「遶境進香」等字,是進香隊伍的前導。

頭燈,又稱「托燈」,是燈籠造型,底部有木桿可方便托拿。燈籠上書寫天上聖母名號。夜間將燈籠點亮替進香隊伍照明。頭旗是進香隊伍白天的引導,頭燈則是夜間的領航,故有「晝旗夜燈」之說。

三仙旗即由三面方旗所組成,中間為黃旗,代表天上聖母;兩側是藍旗,則代表天上聖母的護駕。進香過程中,三仙旗不得超越頭旗以示尊重,且黃色三仙旗必位於中央代表尊位。

3 、開路鼓

開路鼓是大甲媽祖進香隊伍的開路樂隊,是最簡便的音樂性陣頭,樂器包括有鼓、鑼、鈸,及二支嗩吶,演奏時以鼓為中心,其他樂器則配合鼓的節奏。開路鼓所演奏的樂曲多為九甲戲曲牌,音樂風格輕快熱鬧。

4 、繡旗隊

繡旗,即在布旗上刺繡之意,旗上繡有主神、宮廟或藝陣名號及吉祥圖案。大甲媽祖的繡旗隊專由女性香客所組成的進香隊伍,屬於非固定性組織,成員亦不固定。第一次參加繡旗隊則需擲筊經過媽祖首肯方能參加。

繡旗隊行進時成兩路縱隊,依序而行,遇廟或是陣頭必須行禮,左側者左腳在前,右側者右腳在前,兩人一組行禮。

5 、福德彌勒團

福德彌勒團的成員有土地公、彌勒佛、達摩祖師、古佛,及玉女等五尊神偶。其中笑容開懷的彌勒佛,代表「福」;濃眉黑臉的達摩祖師,代表「祿」;留著白鬍鬚的古佛則代表「壽」。他們右手持拂扇,左手拿酒壺,以醉步方式前進。

大甲福德彌勒團的土地公是右手執柺仗,左手拿大元寶,象徵賜福添財,遊行時以慢步前進,代表祂年事已高且平易近人。玉女造型可愛如小女孩,行進時以細步跳躍步伐前進。

6 、彌勒團

彌勒團,原為福德彌勒團成員另組之團隊。

耳大臉圓的彌勒佛,是福氣與歡樂的象徵。彌勒團內三位主角:「彌勒祖師」、「彌勒古佛」、「彌勒羅漢」,除衣服的顏色(彌勒祖師穿黃色,彌勒古佛穿粉紅色,彌勒羅漢則穿綠色)不同外,其餘如造型、服裝的樣式、手拿的葫蘆及扇子等完全相同。

依彌勒團造型與手持酒壺、醉步行進的特質而言,雖名為彌勒但與佛教彌勒佛無關,而是由早期黃俊雄電視布袋戲中「醉彌勒」的腳色演變而來。

7 、太子團

在太子團中,哪吒身穿黃色戰甲,背插五營旗,左手拿鐵製圓環,右手持槍,以踩七星步以之字型方式前進。

信眾認為哪吒頑皮好動,需有大人在旁管教,因此才增加濟公神偶,加以保護約束。濟公在太子團中是滿嘴鬍鬚,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頭頂僧帽,右手拿破扇,左手則拿葫蘆,葫蘆內裝酒,邊走醉步邊飲酒,將濟公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8 、神童團

神童團指的是「招財」及「進寶」二尊神偶,象徵為信徒祈求財富招寶進寶。「招財神童」頭綁一束髮髻,身穿綠色衣服,右手拿羽扇,左手執拂塵;而「進寶神童」則是綁二個髮髻,穿粉紅色衣服,右手也是拿羽扇,左手拿令旗。二位神童在行進間碰碰跳跳,表現出活潑可愛的模樣。

9 、哨角隊

哨角聲音低沉,其功能在開路及驅魔。因在進香隊伍中位居主神轎前方,聽到哨角聲即宣示主神即將到來,帶有威嚴之意,並具有開路作用。

哨角隊依鑼聲來決定何時吹奏哨角。平常大鑼間隔敲打十一下,再連敲兩下,哨角就要吹奏;若聽到急促且快速的亂鑼聲,表示進香隊伍即將接近喪家或墓地,為避免孤魂野鬼攔轎申冤陳情影響隊伍前進,哨角必須趕緊吹號呼喚兵將前來護衛並驅離孤魂野鬼。

10 、莊儀團

莊儀團為媽祖的首席護衛──「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將軍。由於是護衛將軍,當然要呈現出莊嚴、威儀的態勢,故命名為「莊儀團」。大甲媽祖廟所配祀的水精將軍(千里眼),黑面綠衣;金精將軍(順風耳),赤面紅衣,二者為媽祖的部屬,保護大甲媽祖前往新港進香。

11 、三十六執士隊

執士隊,或稱「執事隊」,所持之物有「長腳牌」及「執事牌」兩種,長腳牌為一木牌,上書:肅靜、迴避、天上聖母等文字,而執士牌是執行任務用的各式兵器。

執士隊中彩牌具有開路功能,而兵器則具有護駕作用,故三十六執士走在大轎前方,有開路及護駕的作用。

12 、轎前吹

轎前吹是「鼓吹陣」的一種,專為神轎開路之用。樂器包括嗩吶、通鼓、小鈔(鐃鈸)等。平常在行進時沿途吹奏,神轎入廟時則在一旁演奏,等到神轎進入廟後再隨同啟程。

13 、令旗

令旗是一黃色四方形旗幟,中間畫一黑色圓圈並書寫「令」字,是代表媽祖的令旗。令旗共兩支分別位於馬頭鑼之左右兩側,主要有除煞驅邪之作用,遇到任何突發狀況,令旗便率先擋在媽祖神轎之前,以盡到保護的功能。

14 、馬頭鑼

在神轎的前方,一對由兩人扛的扁平型大銅鑼,此即「馬頭鑼」。馬頭鑼是一對兩面鑼,位於涼傘前左右兩側,與涼傘一樣隨侍於主神轎前。

馬頭鑼的敲法各地不一,基本上是以單擊十一下,連續兩下的敲十三下循環。若遇到喪家、墓地、過橋、地下道或是入廟時,都必須敲亂鑼(連續敲擊),直到通過後才又再恢復正常。

15 、涼傘

大甲鎮瀾宮涼傘構造分三層,代表天、地、水三界,上層繡「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中層繡有八仙圖案,下層繡「雙龍朝珠」,各層之間則繡上彩鳳紋路以區隔。

進香隊伍行進間,持涼傘者必須不斷地旋轉涼傘,且不急不徐,以逆時鐘方式旋轉。若是進香途中遇到兩神交會,雙方持涼傘者則以踩七星步互表敬意。

16 、神轎

神轎是神明的交通工具,神轎班是負責神轎的所有事宜,舉凡神轎出發的前置作業,如綁轎,進香期間抬轎與管理的工作,以及供民眾祈求敬茶與爐丹等,都屬於轎班任務。

媽祖神轎是進香隊伍的壓軸也是信徒最關注的焦點。大甲媽祖神轎以藤編製,由八人扛抬,外型如一座小型廟宇,轎頂有兩盞小燈,行進時亮藍燈,停駕時則亮紅燈。此外轎後另有兩隻芭蕉扇緊隨神轎。

17 、自行車隊

車隊隊員一律穿著白長襯衫、繫紅色領帶、戴白色手套、掛黃色臂章、著卡其色長褲、頂白帽,連腳踏車的裝備也同一樣式;車前插著進香旗,車後載鐵皮行李箱,箱上貼著鎮瀾宮符籙,箱內裝盥洗衣物,是進香團中最有紀律的隊伍。

18 、頭香、貳香、參香、贊香

頭香、貳香、參香、贊香指插香的順序,須連續擔任三年,而頭香三年則轉變成贊香。各香組織都是由外地的信徒所組成,他們除了支付表演性陣頭費用之外,也必需輪班全程跟隨媽祖徒步進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01: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