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德與福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7-5 16:40: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德與福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9》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論語‧先進8》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8》
顏回、冉伯牛是孔門中同屬德行科的典範,既是德行科的代表,當是德行深厚。然而,德行深厚是否必然福報莊嚴呢?也即德與福是否一致呢?誠然,有德必是有福,是人人所期;而且,善行必有善報,也是興發人人向善的助緣。當然,就顏回與冉伯牛而言,如果只是按照表相來看,好像有德者未必有福,道德與福報之間好似沒有必然關連。我們看看,孔門德行科第一名的顏回貧賤且命短,德行科第三名的冉伯牛則染惡疾而身亡。其實,德行之所以成為德行,並不是依外在的福禍、毀譽、成敗、興衰、…而決定,而是內在於本心的自覺,起應然價值判斷,不問福禍得失而踐德行仁,由斯決定其為德行,而不是基於求福之動機。
福報在儒家而言是屬氣命,不論富貴貧賤興衰毀譽,不是吾人自作主宰即可得成,而須有外在客觀條件的相應,而德行之成就卻是吾人可當家作主,不待外求。然而,如再審思「如何是福」時,則亦可見顏回、冉伯牛之生命示範未必就不是福報莊嚴!福報不當只是純然客觀環境的表象,它也可以是一主觀心境的感受,也即能於如斯順逆環境中知足自足至足,無有違逆蔽塞,始稱之為「福報莊嚴殊勝」!依此我們再端詳顏回的生命境界,身處「人」不堪其憂的環境,也就是說如是環境給一般人的感受必是憂容滿面,而顏回卻自得其樂滿懷幸福,本已具足,夫復何求!由此可見在顏回的生命境界上言,其本已是德福一致。當然,對於沒有如是相應的生命境界者而言,可能還是有德者未必有福。冉伯牛染惡疾,當下心境雖未明載於《論語》,然既是孔子所肯定的德行科典範,其心境當亦是無怨無尤。而如是無怨無尤的生命境界本是豐富充實,當中亦可具見德行深厚與福報莊嚴在他身上早已融然無間。
孔子於顏回的命短、冉伯牛的染惡疾而亡,當是對命限的存在有最深刻的感受,因為一個是孔子視為傳人的高徒,一個是孔子心目中德行美好的門人。孔子面對弟子有如是境遇,雖然難免感傷,但亦平實處之,沒有懷疑,沒有怨憤。畢竟其等生命已然昇華成全,孔子仍是天命不容已地學而不厭,誨人無倦。
今年民國99年〈2010年〉1月3日,是今年第一個星期日,也是台灣元旦連續假期的最後一天,在各道場都忙碌於開辦各項班會活動即將圓滿之際,卻傳來一件令人震驚傷痛的車禍意外,七位同修當場歸空,二位同修重傷救治中。這件意外車禍訊息因媒體重複播送,已然成為眾所周知的重大新聞,隔天有的平面媒體更以頭版頭條新聞報導。我們道場都以同體之心同表祝禱與敬悼的心意,道場的負責前賢們也都是第一時間想盡辦法期盼能減輕歸空同修之家眷的傷痛之情,安穩歸空同修的心靈,以及急時協助搶救受重傷同修的生命。
這件意外車禍的原因可能還在調查中,我們尚無法全然知悉意外發生的原委,但是這件意外嚴重車禍或許無法避免會帶給一些人人生信念上的衝擊,比如:好人到底有沒有好報。因為這九位同修大都是長期在道場修辦且當義工,當天他們是出席紀念來台開道有成的老前人成道五十週年的感恩活動,而且擔當炊事服務,為一千多人服務。早上七點,他們九個人從屏東家裡歡喜的出發,真誠禮敬的為大眾服務,中午感恩班會服務圓滿即滿載法喜開往回家的路,誰都想不到這趟熟悉的回程,竟是七位同修的大限時刻。不論是造化所限,或者是因緣所致,或是像電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裡,有一句耐人尋味的台詞所說:「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在這裡,我們都難免會興發類似2500多年前孔子的感嘆:斯人也而有斯命也。德行與福報好像很難在這裡得到一致,但是我們若能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一個人能在他歸空前兩個小時還能歡喜自在地為一千多人服務,如是的生命境界,我們大概可以讚嘆是德行深厚與福報莊嚴最為一致的寫照吧!雖然七位同修的歸空,大家都心生不捨,但是他們卻都滿懷感恩道氣而回先天。我們在敬悼他們歸天的同時,也敬佩他們一生的德範,尤其他們全體的家眷齊發大願心,將他們七位喪葬節餘之款項,了愿新購一部道務公車,繼續參與道場服務修辦義工行列,而且也為鄉里了愿添購一部救護車,以協助急須救助的有緣生命。我們相信如果孔子生在此時此刻,他一定也會讚嘆這種「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1》的殊勝德行。
平常,我們大都希望自己或親朋都能有合乎常人所期待的長壽善終且無疾而終,但是我們更期待的是自己及大家都能及時行善,所謂「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孟子‧盡心上21》就像這幾位同修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他們自己也許不必然預知得到〉,他們仍能熱誠喜悅的行善服務大眾,他們這樣長期以來甚至到臨命終時前幾小時仍然熱誠行善的生命,已可說是位列聖賢之林了。雖然他們歸空的方式不是我們常人所期待的,可是他們也不是故意自遏生機,我們只能用類似孔子所說的話「斯人也而有斯命也」來說明我們的感受。我們不能說他們不是善終,也不能說他們不是無疾而終,更不必質疑好心有好報的人生正向信念。如果能夠脫俗的說,這可說是知命立命的另類無疾而終、另類善終、另類好心好報、另類德福一致,而這樣的位列聖賢之林的生命境界,也是無法用凡俗的信念看法來加以評論的。尤其他們家眷的永續發心更令人感佩,這才是真正的慧命無量壽,天命不已,功德無量啊!
值此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之始,謹以至誠之心,祝福我國及各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恭祝大家健康久久,幸福久久,弘愿久久,修行久久,慧命永久。

來源: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2: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