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1-1
- 最後登錄
- 2020-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65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16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21 20:45 編輯
台南路西法 發表於 2013-7-21 14:12
這就是後世相傳,對一般亂講禪道的人,叫他“野狐狸”的來歷。
參考資料:南懷瑾,《大學微言》一字之差的 ...
路西法
這公案還有後續哦~~
呵~~@@
剛好你舉這則公案,來說!!~
也是針對你對一字之差大作文章~
這則公案,剛好給你自已看看~
是咬文嚼字的計較理論,對涅盤解脫而言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剛好符合@@
這公案還有後段,學佛的人才比較清楚
這不怪你~~呵!!
我幫你po另一段~~^^
在古籍中,曾經記載過這麼一個有關百丈禪師和野狐狸的故事:
百丈禪師每次在堂上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會有一個老人跟隨大家一起聽講,有一天說法完畢時,這人卻留下來沒有走。原來這個老人並不是人類,他於過去迦葉佛(釋迦佛之前的七佛之一)時,曾住此山,因為有人問他:「大修行人,是否還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結果投胎轉世生為野狐狸五百世。今天老人想用同樣的問題再請教百丈禪師,希望能因此脫離野狐狸的輪迴。百丈聽了以後回答老人說:「不昧因果。」,老人一聽立刻大悟,此後再也不必輪迴轉世為野狐狸了,除了感謝百丈禪師外,也請百丈能依僧侶死亡的儀式處理他的後事。當天百丈就集合寺內僧眾,於後山找到野狐屍體,依照儀式加以火葬,並於晚上告訴大家其前因後果。
----------------------------------------------------------------------------------------------------------
當時黃檗便問道:「那老人只回答錯一句話,便轉成了野狐身。如果沒有說錯,那又如何?」。百丈就說:「你過來,我來告訴你。」。黃蘗遂走向前去,立刻給了百丈一掌。百丈卻拍手大笑著說:「我本來以為你只有鬍鬚是赤色的,沒想到你根本就是一個赤鬍鬚的胡人。」。
前面這個故事提到了「不落因果」及「不昧因果」,因果法則是佛教重要的基本教理,任何人都會受到因果法則的影響,簡單來講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前面故事裡,老人說到「大修行人不落因果」,是違反佛教教義的。百丈針對這點回答「不昧因果」,有三種涵義:
一、針對「不落」來講,其相反就是「落」;「不昧」是肯定其相反的「落」,意即大修行人仍會「落」因果,仍然要遵循因果法則的道理。
二、大修行人雖然仍會「落」因果,但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大修行人對因果法則是了了分明、如實清楚。前一點是講事實,這一點則是強調大修行人對因果法則的認識。
三、在知道因果法則後還不夠,必須據此法理而依佛陀的教誨努力修行,方可達到解脫的目的。
在故事末尾黃檗問道,說錯一句話就落到如此下場,如果答對了那又如何?百丈也許本來想給他一巴掌的,沒想到黃檗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百丈不但不生氣,反而還讚揚黃檗已經悟道了(因為佛陀及達摩都是印度人,即當時所謂的胡人。說黃檗是一個赤鬍鬚的胡人,意思就是黃檗和佛陀及達摩一樣都是悟道的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不管是「不落」還是「落」,「不落」還是「不昧」,都是字相表意上的,在邏輯理智的思考層次上是可以去認知,但在實體的證悟上卻不一定有達到;就好比說有人告訴你說這顆糖果是甜的,你雖然知道甜的意思,但在沒有親口吃到這顆糖之前,是無法了解到底有多甜。因此在百丈講完野狐之緣由後,黃檗還在問「不落」、「不昧」的問題,其實已經落入邏輯對錯、語言爭論的層次,若沒有實證實悟的功夫,只是咬文嚼字的計較理論,對涅盤解脫而言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後來黃檗的反應代表他其實知道百丈的意思,所以百丈很高興他的表現。
這個故事談到了因果,也提到了百丈與黃蘗之間師徒的互動。因果的部分應該比較清楚,但百丈師徒間的應對就頗具禪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