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6-18
- 最後登錄
- 2018-12-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51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大老千 於 2013-8-22 10:19 編輯
說真的.
我倒現在還搞不清楚.
T-50:韓國政府同意負擔全部研發經費的7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出資17%,三星、大宇(Daewoo)、現代(Hyundai)等公司共同分攤剩餘的13%1998年KTX-2基本設計確定。1999年7月完成細部設計,同年10月,屬於國營事業的韓國航太工業公司(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KAI)成立,該公司是由三星、大宇及現代三家公司的航太部門合併而成。
1982年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航發中心)開始F-CK-1戰機的發展專案。在1983年這個專案被分為四個部分:
鷹揚:發展機身,與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合作。
雲漢:發展發動機與相關系統,與蓋瑞特(Garrett_Systems)合作。
天雷:發展航電系統,與西屋電子(Westinghouse Electric)合作。
天翔,後改名天劍:發展空對空飛彈,在美國技術與關鍵技術協助下發展短程與中程空對空飛彈。
2者皆為F-5E(T-38)後續開發機種.
韓國為教練機.台灣為空優戰鬥機.
說真的除了機翼.尾翼相同外我其它看不太出來.(現代很多飛機如F-16不都這樣設計?)
被韓國找去的工程師也沒傳出幫了什麼?
一個單.一個雙發動機.連進氣口連接機身處都差很大.
功能用途不同.為什麼台灣要說韓國抄IDF.怪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