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轉貼圖片] 雙板滑雪的5S基本功總結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9-16 16:15: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我們所說的雙板滑雪基本功的5S版本,是來自加拿大CSIA的5個Skiing Skills。有人管它叫CSIA五大神功的,不過我的理解就是雙板滑雪基本功的分類而已,所有的動作,從犁式到半犁式再到carving,都總是離不開這幾條。在有的體系中,會歸類成4條、6條之類,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不是有人說過麼, 雙板好手會犯的錯誤,跟新手經常是一樣的,重心後座便是一個好例子。
  oldzhang,紅教主等雪友前段時間對此進行過一些詮釋。我在這個帖子裡寫下我自己的總結,細節很多來自官方資料及教學。
  1. Stance and Balance (姿勢與平衡) :
  這裡面所說的stance姿勢也就是滑雪者身體各部分關節的連接方式(alignment),好的站姿是要穩定、靈活的,這樣在滑行過程中可以不斷的調節平衡位置。
  Balance平衡簡單來說就是你「不摔」的能力,在CSIA的物理學裡,叫做BOS(支持面),與COM(重心)的排列。你的腳,也就是你的支持面,應該在能支持你重心的正確位置。
  北美技術並不強調站姿的「高、中、低」之分,而是統一採用所謂的athletic stance(運動姿勢),在整個滑行過程中,根據壓力控制(見下文) , 動態地調整站姿的高低,釋放壓力或增加壓力。靜止時小腿微屈,上身與小腿平行,肩膀在胯之前。所有關節都會微屈。 可以記住的一條黃金定律是:「肩膀永遠在膝蓋之上」。這個stance也是CSIA技術的基石。


  站姿有寬窄之分,這也是個動態的過程。 根據雪況來決定自己採取的站姿寬窄,在機壓雪道等較硬,較平整的雪道上,會採用標準的大約與肩同寬的站姿;在更硬的冰面上,會更寬;在有大量雪包的軟雪面、爛雪面上,會使用窄站姿。 站姿的寬窄取決於平衡的需要,冰面上寬站姿更穩定,軟雪上則是窄站姿更能保持平衡。一切是由功能決定。
  保持平衡的動作主要是在四個平面上: 前後(fore-aft),上下(up&down),兩側(side to side)以及旋轉。具體的技術理論這裡不展開介紹了。 初中級滑雪者需要主動思考來尋找平衡,高級滑雪者會有這樣的一種本能,頂尖滑雪者能夠預測(anticipate)滑行下一步的平衡變化,然後主動採取行動保持姿態穩定。所有的關節都應在上述的幾個平面處於持續的、動態的活動中,靈活調整,不能死板。


  手張開向前向外,一定量的前後運動是可以的。就好比走鋼絲,手可以擺動來維持平衡。
  重心居中,不太向前,也不能落後,要剛好踩在雪板的甜點(sweet spot)上。最理想的狀態是剛好能感受到鞋舌。 太過靠前(鞋舌給的壓力過大),靠後(腳後跟,鞋後側著力)都會影響你的平衡能力,以及接下來所介紹的轉彎能力。
  怎麼樣判斷你的重心是不是居中了呢? 可以從原地開始, 再到每個彎之間的過渡階段,起跳一下, 把腿跳直。 如果你的板子是板尾抬起,板頭觸地的,說明你重心偏前;如果你是板頭抬起,板尾著地的,那一定是落後了; 正合適的是整個板子同步騰空。 有一些練習比如說讓你死頂鞋舌什麼的,都是針對重心已經太后座的滑雪者,提供的矯枉過正的教學方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5 17: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