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28|回覆: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修行與神通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9-28 13:38: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大家一談到修行就會聯想到神通,將它們連貫在一起了。其實,修行是一種心靈上內在修養和內在函養,而神通是一種修行上心靈上最大阻礙啊!所以呢~修行與神通是兩回事,它們永遠走在平行線上,永遠沒有交集的時候。

佛教與道教這兩大宗教雖然有談論到攸關神通事情,並沒有談到神通是那種可以飛天鑽地的本領,這完全是純屬虛構並無實質意義。由於近年來有許多電影或是電視相繼播放一些神通廣大的劇情,因此;人心充滿著一股好奇瘋與現代社會人士有心假藉宗教名義上,讓一些人沉迷在神通能力的範圍之內,那麼就有人往往會把宗教與神通混淆不清楚狀況。

佛教主要目的是要讓人的心靈淨化成空,哪兒來的神通力量可以淨化人心呢??其次;道教主要目的是用道德心來規範人心要有道德觀念,雖然道教有提到神通這方面知識,但是最重要一點就是心存善念的話,所有的神通變成一竅不通了。

進一步說明修行之路,你若真正有神通的話,現在我請問你好了,有神通能夠解脫自己的煩惱與生死嗎?真正能夠解脫自己的煩惱與生死的不二法,很簡單只有兩個字『放下』你能夠自然而然的不會再妄想什麼神通能力了,反而你會覺得它是一種修行上的絆腳石,一而再三的百般阻撓你個人的修行範圍。

雖然有些人很響往自己擁有神通廣大的神奇能力,但你是否曾經想過神通剋治一些人的七情六慾的私心,可是違背自己的善良佛性之心,對吧?就比方說好了你是這世界上第一首富擁有千萬億大富翁,你卻不能買回世間上三樣最珍貴的東西,分別是自己的生命與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善心,一旦失去了它們之後你又哪兒來的世界首富者的頭銜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心中主宰是心靈,身中主宰是心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3-9-28 15:39:47 |只看該作者
修行,修行,修身力行也

點評

FJY  後學真是不敢當,互相學習,感恩!  發表於 2013-9-29 23:22:42
nian1314520  謝謝師兄的金言良語。阿彌陀佛!  發表於 2013-9-29 22:23:15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3-9-28 16:19:41 |只看該作者
現在我請問你好了,有神通能夠解脫自己的煩惱與生死嗎?

呵~~
第六種神通,剛好可以
解脫你所說的煩惱跟生死@@!!~

所以神通是可以的~"~
看是那一通^o^


不過大大說很好,我懂你要表達的意思~~
就是金剛經第一品,佛的示現,就說明一切了~~
很平實的生活~
佛的跏也會髒的啦!!~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3-9-29 07:24:30 |只看該作者
iz8458451 發表於 2013-9-28 23:40  
修行、神通都是要從心練起,只要能練到跟神有同樣的心,自然就能神通,心到神自到。 ...

呵!!~
大大這心
不可練

只可脫~
心的外衣~~脫的愈多
愈通~

這點是外道內道的差別吧~~

這心包太多東西了,導至,不通~~

愈放下不好的意識,心就愈恢愎他的通力
這不是練來的~~
與你分享~

但你這練,就字面上來說,也對~
勤修戒定慧~差不多

這修跟練都是方便說~


又有另一種說法

這練,練到了極緻~~頂多成匠工!!

但要入神的樈界,連這點也要捨~~
才能入神通的境界了~

這個捨,就是大死一番(我見死盡)~
所以神人有時看似,大愚!!

這神人,我的意思是對某方面的研究,已入神(的境界)了~~


扯遠了@@~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3-9-29 22:32:04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9-28 16:19  
現在我請問你好了,有神通能夠解脫自己的煩惱與生死嗎?

呵~~

回應師兄的話語:
煩惱與生死是人生是無常的變化,即有神通未必能夠斷自己的煩惱與生死,因為很可能會我執心因為這兩個障礙會影響到自己的修行之道。
這樣解釋說明是否正確?請師兄開示與教誨於劣者??
心中主宰是心靈,身中主宰是心理。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3-9-29 23:14: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9-29 23:22 編輯
nian1314520 發表於 2013-9-29 22:32  
回應師兄的話語:
煩惱與生死是人生是無常的變化,即有神通未必能夠斷自己的煩惱與生死,因為很可能會我 ...


我說的不一定對
就我的想法來說說~

煩惱對解脫的人來說是遊戲神通~
生死對解脫的人來說,是進來出去而已~~

生死是我們在說的
解脫的人,就只是進來,跟出去的分別,而已~~

悟的人
煩惱,菩提都是一樣,一樣的意思是,都是不實的,所以沒有斷不斷的區別~

遊戲神通
他也可以跟你一樣煩惱,但他心境上卻是解脫的~~
這就是和光同塵(跟你一樣哭,跟你一樣笑)

也就是在解脫的人來看,這煩惱是虛幻不實的~~
我舉的例子來說明吧

古時候,某地有一位老翁,善養馬,人稱「賽翁」。有一天他養的一匹最善跑也是他最心愛的母馬忽然走失了,
這讓「賽翁」茶飯不思、心痛不已。經過粉長一段時間後,母馬忽然帶了一大群公馬又跑了回來,「賽翁」找回愛馬又意外獲得一大筆財富立即轉憂為喜,高興的是合不攏嘴。為了幫助馴服這群野馬,「賽翁」唯一的兒子在馴馬時,卻一個不小心摔斷了腿,情況嚴重到一條腿差不多都廢了,只好靠坐輪椅過活,「賽翁」立即化喜為悲,怨嘆難過的不得了。又過沒多久,發生了戰爭,政府開始徵兵,村裡的壯丁都被徵召,唯獨「賽翁」的兒子因為殘廢,得以免徵。戰爭結束後,村裡的壯丁幾乎都戰死了,「賽翁」的兒子反而因禍保住了性命。這就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典故。


有時人煩惱的事,換個角度來看,或是時間久了,就知道這煩惱是多餘的
當時會產生煩惱是,境界沒提昇(眼界,格局)

當人生歷練多了,看這煩惱的事自然,就不是煩惱了~~
生死之事也是~~

迷的人有生死
悟的人,這生死,只是替換,轉化,水冰互換,一陰一陽等等~
實無實在的生死~~

我說的很亂,隨想隨說~~

至於生死即菩提
這我就不太亂說了,這我還不太懂~~
怕說下去,自語矛盾~~



張拙秀才,石霜慶諸禪師之法嗣,生平不詳。因受禪月大師指點,前來參石霜禪師。

  石霜禪師問:“秀才何姓?”
  張拙秀才道:“姓張名拙。”

  石霜禪師道:“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
  張拙秀才一聽,豁然有省,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石霜禪師于是印可了張拙秀才,並接受他成為自己的得法弟子。
  張拙秀才的這首悟道偈子非常有名。它把禪宗的基本精神、用功方法非常到位地給傳達出來了。

  一、二兩句說明,吾人之自性,能生萬法,遍一切處,一切眾生皆具此性,與我一體不二,實際上,無有人我、彼此之分。

  三、四兩句說明,吾人之心,隨六根外馳六塵,生出種種妄想煩惱,將我們的自性清淨本心障住,使我們本具的智慧之光無以顯現。吾人若能一念做到無分別、不執著,則我們的智慧之心當即朗然現前,無有纖毫阻隔。
  五、六兩句說明,修行用功的要點是要作平等不二觀,將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真如與諸法、入世與出世、生活與修行,融為一體,切忌取一舍一。所謂“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最末兩句則說明了證悟之後隨緣任運、透脫生死的大自在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3-9-29 23:26:20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9-29 23:14  
我說的不一定對
就我的想法來說說~

回應師兄的話語:
哇哇~果然是師兄能夠這麼精闢開文解說,劣者的心靈上了一課寶貴課程,真是受教良多。阿彌陀佛!
心中主宰是心靈,身中主宰是心理。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3-9-29 23:34: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9-29 23:37 編輯
nian1314520 發表於 2013-9-29 23:26  
回應師兄的話語:
哇哇~果然是師兄能夠這麼精闢開文解說,劣者的心靈上了一課寶貴課程,真是受教良多。阿 ...


@@~
其實這是學佛的基本認知@@

我也沒說的很精闢
大概說一下~

師兄的心,才不簡單~~
這謙下的心,才是最真實的心~~
我不如你~

知識不能當飯吃!!~哈~


我想跟你分享一下
你應該也知,這神佛沒形象,重要的是心~~

也就是觀音者,慈悲心是,相只是方便說~
執著實有觀音者,這就是我相未破~

這重點抓到了,見神見鬼,自然不會被鬼神欺了


分享一則小故事
文喜禪師朝拜五臺山,一日傍晚,途中經金剛窟般若寺,遇見一位牽牛的老翁。


文喜問:「請問長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執著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釋說:「我沒有執著心。」


老翁問:「你受戒了嗎?」


文喜答:「早都受過戒了。」


老翁說:「既然沒有執著心,還用得著受戒嗎?」


文喜禪師無言以對,作禮告退。再回頭時,老翁與寺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抬頭卻見文殊菩薩乘金毛獅子在五色雲中款款飄遊。


後來,文喜前往洪州觀音寺向仰山禪師參學,契悟心要,並擔當寺裡的煮飯工作。


一日,廚房的蒸汽中忽然顯現出文殊菩薩的形象,文喜舉起勺子便打,並說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豈能亂我心。」


文殊菩薩風趣地說:「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卻被這僧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3-9-30 11:55:55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9-29 23:34  
@@~
其實這是學佛的基本認知@@

回應師兄的話語:
師兄您太客氣了,劣者擔當不起呀~師兄,說的這這小故事卻是意義值得深思熟慮的哲理觀,讓劣者懂得如何一些道理。謝謝師兄的開示與諄諄教誨之意。
師兄,劣者能夠見知與聞知上至天界的仙佛、下至地界的鬼神,這種特殊靈異能力,並不是劣者願意的一切,而真正是要有修行之心,迎接光明燦爛的明天。
佛祖曾經對劣者言之:見仙佛、鬼神未必是真實的一面,皆有凡夫俗子的啟心動念之故。此時劣者突然有個執意,原來是仙佛與鬼神乃是皆有的凡心所見知與聞知,有如幻如影一般,並不是自己的神通所至,當下劣者悟道出是責任未完成吧?
心中主宰是心靈,身中主宰是心理。

Rank: 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3-10-19 15:06:11 |只看該作者
能否請問何謂三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6: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