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陳仁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年輕動感重新定位,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外觀、內裝)(19p)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13-11-1 17:33:22 |只看該作者
計程車運將的最愛,看他目前內裝的樣子,應該不久後就會有小改款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3-11-2 05:53:05 |只看該作者
年輕動感全新定位,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動力、操控)

 
回想起2008年,TOYOTA台灣總代理和泰汽車全球首發第10代Corolla Altis 2.0L汽油引擎新車型,並取消1.6L入門級動力選項,讓國產房車攀上另一個境界。不過隨著消費者對燃油經濟性與汽車牌照稅的要求下,2.0L引擎即便有著更大的動力表現,但對於Corolla Altis這款家庭取向的房車來說,還是非主流之選。因此讓日前發表的全新第11代Corolla Altis,所有車型皆採單一1.8L汽油引擎的配置模式。

 
由於第10代Corolla Altis小改款後搭載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後,當時就能達到18.2km/L的平均耗油耗表現。這次全新第11代車型問世後,也依然搭載原廠代號2ZR-FE直列四缸汽油引擎,並保有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以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兩大動力科技,可提供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rpm的峰值扭力輸出。

 
1.8L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在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以及ACIS可變進氣系統下,可提供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rpm的峰值扭力輸出

不過原廠再將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的傳輸效能經過調整,並加上Up Shift控制系統後,讓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平均油耗表現來到19.4km/L的水準,不僅傲視國產同級車款也榮獲能源效率等級第一的榮耀。以Corolla Altis的油箱容量55L來算計,在合理駕駛情況下可跑出近1000km以上的行駛距離,驚人的燃油表現能讓車主在無形中省下不少油錢。

 
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亦提供模擬7速手自排換檔功能

 
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擁有19.4km/L的平均油耗表現

 
以Corolla Altis的油箱容量55L來算計,在合理駕駛情況下可跑出近1000km以上的行駛距離

當CVT變速系統漸漸成國產房車的主流配備時,溫馴的傳輸特性總讓乘客有著舒適的乘坐感受。而第11代Corolla Altis,在起步時的銜接設定上相較於同級對手更為柔和順暢,加深油門後也能從容不迫的將動力平緩輸出,細緻的加速特性一改傳統自排變速系統的銜接感受。而這對新手駕駛還是以家庭訴求主的消費者來說,不僅在油門駕馭上容易使喚,亦能保有加速時的舒適性。

 
溫馴的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讓乘客有著舒適的乘坐感受

 
油門駕馭上容易使喚,亦能保有加速時的舒適性

特別的是,第11代Corolla Altis在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中,配置了Up Shift控制系統。主要功能在於當引擎於高轉速運行時,可模擬傳動自排變速系統的擋位切換邏輯,從引擎轉速中提高車輛的加速感受。不過在實際試駕的感受上,由於高轉速行駛往往都是在高速或急需動力時才會用到,加上此具柔順的CVT無段變速系統,即便得知轉速因系統而變動,但整體對於動力輸出其實沒有太多差別。

 

 
Up Shift控制系統可在引擎高轉速運行時,模擬傳動自排變速系統的擋位切換邏輯

即便CVT無段變速系統的銜接校能讓人感到舒適,但對於年輕車主而言還是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換檔功能,也因此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系皆擁有7速序列式手自排系統,在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的架構下,利用電腦模擬出7個檔位由駕駛者來做調控。只不過因為CVT無段變速系統的特性與小排氣量引擎設定,降檔只能感覺到轉速升高加速感並不會太強烈,而升檔後也只是讓轉速趨於平順,實質上還是採穩定傳輸的加速特性。

 

 

 

操控表現上,預先提醒消費者Corolla Altis是著重於家用的舒適房車,因此激烈操駕絕非它的強項。不過在試駕途中可以發現,即便第11代車型仍持續採用舒適見長的前:獨立麥花臣、後:扭力桿式拖曳臂,但在回饋反應上卻比起前代車型還要好些,遭逢坑洞時會迅速回穩,不讓餘震持續傳遞,給予乘客更舒適的乘坐品質。

 
TOYOTA Corolla Altis是著重於家用的舒適房車,因此激烈操駕絕非它的強項

 
後懸吊系統為扭力桿式拖曳臂

不過由於軸距加長了100mm,相對在操控反應上也不同於舊款車型,加上拖曳臂的懸吊特性,若車輛在過彎時若速度過快,車尾的動態就會不好掌握,並且16吋的輪胎設計對於路面的著實反應也較為普通,快車驅策下輪胎很快的就會出現抗議聲。這以也是舒適設定懸吊的宿命,但對於一般道路與街道過彎的穿梭移動而言,已經足夠應付。最後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回歸產品本質,來分析Corolla Altis的銷售特點。

 
由於軸距加長了100mm在操控反應上也不同於舊款車型,加上拖曳臂的懸吊特性在過彎時若速度過快,車尾動態就會不易掌握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3-11-2 10:10:32 |只看該作者
內裝配備感覺有點陽春
1.8的車快 90萬
物價真是貴得嚇人

Rank: 2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3-11-2 18:19:28 |只看該作者
在路上已經很多台在跑了~
看起來很順眼很好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3-11-7 08:33:43 |只看該作者
年輕動感全新定位,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試駕報導(市場分析)

 
對同級競爭對手來說,在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的發表後,市場上出現的「變動」絕對是難以想像的,並且還要全神貫注的來應對。當每個月銷售成績一出爐Corolla Altis總是名列榜上第一,即便來到10.5代車型的完售的階段,在9月份的交車數量上還是有1213輛的成績,名列同級銷售第二名,這樣讓很多人想問,Corolla Altis到底有甚麼的魅力存在?

 
還記得2006年國產第9代HONDA Civic發表時,由於年輕動感的外型設計讓Corolla Altis的市場稍微有些變動,原本走保守設計路線為主的TOYOTA,在第10代的車型上相較以往有很大的變革。有趣的是2011年第9代Civic現身時,車輛外型設計卻沒有讓消費者有驚艷感出現,反而是2013年6月第11代Corolla Altis歐規車型發表上市時,外型設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走歐規風格的第11代Corolla Altis,外型設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而這次台灣所販售的Corolla Altis就是向歐規的外型設計看齊,此時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認為歐風化的外觀對於既有TOYOTA客層會不會有所影響。其實在這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大規模的外型風格變革更可能提升第11代Corolla Altis的整體銷售,並且還能從中、高年齡的消費族群,慢慢擴展到年輕市場的眼光。

 

 

 

從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外觀來看,訴求豪華質感的鍍鉻版件也毫不吝嗇的大量應用在車頭水箱護罩(Z板為黑色鍍鉻)、窗框、車門手把(Z、尊爵、豪華)、下車側(尊爵、豪華、經典)與車尾後牌照框等處,而科技味濃厚的LED投射大燈、LED日行燈(Z、尊爵)、LED晶鑽尾燈附導光條,以及全開式天窗(Z、尊爵、豪華)都成為全新Corolla Altis的外觀特色。

 
鍍鉻水箱護罩

 
車尾鍍鉻板件

 
LED投射大燈、LED日行燈(Z、尊爵車型才有配備)

 
全開式天窗(Z、尊爵、豪華車型才有配備)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可眼見的配備總是左右選購下訂的重點之一,在這裡第11代Corolla Altis外觀就擁有科技、豪華、大氣等產品特點,加上歐規車型良好的形象漸受青睞,第一步就能抓到台灣消費者的眼光。不過剛剛也有提到,並非所有車型都附有這些配備,還是要選購到特定車型以上才會有,這也會讓消費者的購車預算會不斷增高。

 
歐規車型良好的形象漸受青睞,第一步就能抓到台灣消費者的眼光

打開車門,典雅的米、黑雙色或沉穩的單一黑色內裝,亦成為第11代Corolla Altis的選項之一,除年輕市場的Z版以及入門等級的雅致型外,其它像是尊爵、豪華與經典型都能自由選擇內裝顏色,當然這三款車型也是Corolla Altis的主力銷售重點。和外觀的鋪陳手法一樣,Corolla Altis內裝採用大量類金屬飾板來點綴,如前車門上緣、內手把、控台、排檔座等處都能看到。

 
第11代Corolla Altis內裝採用大量類金屬飾板來點綴

 

至於全車系標配的高級舒適皮質座椅,也是台灣消費者較喜愛的一項內裝配備。不過卻只有最高等級的尊爵型才有八向電動調整設計,而Z版為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手動調整)。雖然6、4分座椅設計,在四門房車中較少使用,不過Corolla Altis仍有提供這項功能。另外豐富的音源輸入支援(CD、MP3、AUX-NI、USB)等,也都不需受限車型的差異全部列為標準配備,這點也能讓消費者感到窩心。

 
高級舒適皮質座椅為全車型標準配備

 
但在尊爵型以上才有八向電動調整設計

 
CD主機音響外觀質感出色

 
豐富的音源輸入支援(MP3、AUX-NI、USB)等

當然,省油效能以及動力表現也必定是第11代Corolla Altis的銷售重點,不過在安全配備方面呢?全車型除標準配備雙前座2具SRS防護氣囊外,亦有WIL頸椎傷害緩合前座椅、前後大型保險桿防撞鋼樑等。而在安全科技配備方面,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為全車系標準配備。在Z、尊爵型則再配有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全面提升國產房車的安全配備等級。

 
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型標準配備雙前座2具SRS防護氣囊外,亦有WIL頸椎傷害緩合前座椅、前後大型保險桿防撞鋼樑

 
Z、尊爵型則再配有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最後,第11代Corolla Altis的現身勢必會衝擊台灣國產車市場的銷售比例,不過同期改款的NISSAN SUPER Sentra也有著不俗的產品實力,而年輕市場則有MITSUBISHI Lancer Fortis、HONDA Civic、HYUNDAI Elantra、FORD Focus、Mazda3等國產車款,加上唯一國產渦輪房車的LUXGEN5 Sedan,這讓擁有歐規格調並想入侵更廣泛客層的Corolla Altis,仍有其它對手存在。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3-11-8 00:00:46 |只看該作者
小斌 發表於 2013-10-10 15:23  
http://incar.tw/2014-toyota-corolla-gets-marginal-iihs-small-overlap-crash-test
車體結構強度不足,20 ...

這不在頭又大愛好者的擔心之一
他們已經自動消除這項缺點了 呵呵
剛性弱自然就車輕也就省油啦
擁抱你等於擁抱幸福
雖說是和平的分開
但卻像是失去了全世界的希望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3-11-8 12:42:18 |只看該作者
歐風運動格調,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 Z試駕報導

 
年輕、運動風格,一直是台灣市場不可或缺的車款。全新第11代TOYOTA Corolla Altis在發表之際也延續舊款陣容一同推出「Z」版。而在過去幾篇試車報導中也提到第11代Corolla Altis的外觀設計是和歐規車型看齊,因此在一般車型上就已經具有相當流暢的科技線條。至於臺灣和泰汽車還會在全新Corolla Altis Z上添加甚麼配備,顯現Z版的獨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車輛外觀為訴求運動化的氛圍,一般車型水箱護罩既有的亮面鍍鉻在Z板上改為黑色鍍鉻,不過TOYOTA廠徽上緣橫跨左右大燈的鍍鉻版件仍以予保留,輕微點綴車頭的尊榮格調。而Corolla Altis Z版為有車型中最高階的版本,所以豪華版以上的LED頭燈以及LED日行燈也都能留存,不過卻取消了尊爵版才有的光感應啟閉裝置,讓人覺得有些納悶。

 
黑色鍍鉻水箱護罩

 
LED頭燈以及LED日行燈為Z版標準配備

前保桿下方兩側,在Z版上也添加了擾流套件增添擾流氣勢。車側部分和配置車頭水箱護罩的模式相同捨棄鍍鉻飾條,不過車門把手以及側窗框鍍鉻的部份則沒有變動。最後再以運動化車身側裙,來填補車門下方的空曠感。可惜的是,Z版的輪胎尺碼仍為經典版以上的205/55 R16大小,若能再加大個一、兩吋,整體視覺效果應該會更好。

 
前下擾流套件

 
Z版捨棄車側鍍鉻飾條增加側裙來填補車門下方的空曠感

 
Z版的輪胎尺碼仍為205/55 R16,若能再加大個一、兩吋,整體視覺效果應該會更好

來到車尾,第一眼就被那碩大的空力尾翼給吸引,別於其它對手高聳的立體設計,Corolla Altis Z板的平貼於尾廂的模式不僅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也不會影響駕駛觀看後檔的視線範圍,且還附有LED第三煞車燈來警示後方車輛。至於後保桿亦與前方相同在兩側添加擾流套件,中央則是採類碳纖維紋路的霧黑下分流器設計,搭配金屬排氣尾管以及上方鮮紅的「Z」銘牌,讓第11代Corolla Altis整體的運動感再加分。

 
平貼尾廂的擾流尾翼

 
類碳纖維紋路的霧黑下分流器設計與金屬排氣尾管

 
Z板專屬銘排

進入車室Z版的配備與鋪陳都向尊爵版看齊,除了僅提供黑色內裝的選單一選項外,其餘像是全開式電動天窗、三輻真皮方向盤、真皮排擋頭、皮質車門飾板以及鍍鉻冷氣出風口、內車門把手和手煞車釋放紐皆一應俱全。特別的是中控台的面板材質,為迎合內裝黑色走向改為鈦黑鋼琴烤漆飾板(原為類碳纖維紋路)。

 
Z板僅提供黑色內裝的選單一選項

 
音響面板為鈦黑鋼琴烤漆飾板

至於Z版的內裝專屬配備,就屬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最讓人印象深刻,採用原本乘坐感就不錯的泡棉,加強兩側翼面來提升乘坐包覆性,對於較激烈的操駕情況或遠程行車上,都會比較舒適。另外方向盤下方的換檔撥片也是Z版才有的配備,讓駕駛人可以更快速的進行檔位變換,拉升轉速達到最佳動力的輸出範圍。

 
運動化高包覆性前座椅

 
加強兩側翼面提升乘坐包覆性

 
換檔撥片也是Z版才有的配備

 

因為第11代Corolla Altis目前只有1.8L動力引擎,所以Z版的動力來源為一具排氣量1798c.c.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在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與ACIS可變進氣系統的配置下,擁有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的峰值扭力輸出,並搭配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與7速序列式手自排功能。

 
Z板仍為1.8L直列四缸汽油引擎,擁有140hp/6400rpm最大馬力與17.6kgm/4000的峰值扭力輸出

雖然臺灣和泰汽車對於Corolla Altis Z版的動力與懸吊的設定與一般版本相當,不過新車型導入EPS電動輔助方向盤後,相較舊車型的路面回饋感受明顯提升許多,車速快一點時也能較清楚掌握,在轉彎時的車頭指向感也較為明確。不過可惜的是車尾反應仍不夠積極,這點應該要在訴求運動感的Z版上,稍微調整一下才是。

 

 
Z版的動力與懸吊的設定與一般Corolla Altis 相當,所以行路表現沒有太多差別

最後在安全科技配備方面,第11代Corolla Altis全車系皆標準配置雙前座防護氣囊,並附有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等配備。而尊爵版與Z版則是再增加重要的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以及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給予駕駛和乘客最佳的防護。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以及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亦為Z版的標準配備

 
第11代Corolla Altis導入EPS電動輔助方向盤後,相較舊車型的路面回饋感受明顯提升許多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13-11-9 01:49:28 |只看該作者
看來很多人又要花錢錢了耶

Rank: 4

狀態︰ 離線
19
發表於 2013-11-9 02:12:40 |只看該作者
不予置評... 該說的缺點 上面大大都說了!

誠意不足..科技不足..售價偏高..撞擊測試偏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9 00: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