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國外地區」黃龍洞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0 22:45: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黃龍洞
黃龍洞又稱黃龍泉,位於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東部,索溪峪鎮東7公里(索溪峪河口村)的一座山腰上。已開發的洞內景觀面積約20公頃,分旱洞和水洞。共四層,長13公里,最高處百餘米。屬石灰岩地下河侵蝕型洞穴。兩層水洞與兩層旱洞上下縱橫,形成洞下洞,樓上樓螺旋結構,最大洞廳的面積12000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洞內有一個水庫、兩條陰河、三條地下瀑布、四個水潭、十三個大廳、九十六條遊廊。洞內流痕、邊石、倒石芽、倒鍋狀窩穴階段發育良好,鈣質石積物呈五顏六色,絢麗多資。穹頂石壁滴水沉澱的石乳、石柱、石筍、石幔、石琴、石花,如水晶玉石,琳瑯滿目,異彩紛呈,美不勝收,有“地下迷宮”之美稱。

現分龍宮、水晶宮、石琴山、天仙水、鄉水河、迷宮等遊覽線。龍宮是黃龍洞中的精華,面積約1600平方米。“龍王寶座”位居中央,數以千計的石柱、石筍林立四周。此外,洞內還有音響石。洞中瀑布,最高50餘米。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國內溶洞中實為罕見。令人稱奇的是,叩擊洞中石琴山上的鐘乳,便能發出動聽的絲竹管弦之音。所有鐘乳石中,又以定海神針最為驚奇。定海神針高達19.2米,直徑10厘米,通體透明,直抵宮頂。1998年,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張家界分公司以1億元人民幣對該石柱進行投保,開創為世界自然遺產某一局部景觀投保之先河。

黃龍洞幾乎包含了洞的全部內容,“龍宮”等廳在全國的石灰灰岩溶洞中,可奪“單項冠軍”,對整個洞作綜合評比,可得“全能冠軍”,是我國目前類型俱全,造型極為奇特的著名洞穴。該洞的規模與景觀,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黃龍洞景區門票:80元

住宿:
    黃龍洞距離張家界自然風光的中心地帶還有近20分鐘車程,所以那邊提供住宿的地方不是很多,而且有點“殺”外地人。所以建議參觀完黃龍洞後從那坐車到張家界自然風光帶售票處那條街上去住宿。那裡不論是星級賓館還是普通的旅館都很多。

交通:
    在張家界市汽車站乘開往索溪峪的中巴,到武陵源鎮,然後再乘摩托車去黃龍洞,每人2元。

美食:
    土家人自古愛吃辣,辣椒即能開胃又能健脾還能助消化,小孩能吃,老者也能吃,男人能吃,女人也能吃,有句俗語形容得最為恰當:“三日不食辣,心裡就像貓爪抓,走路腳軟眼也花”。最為常見的吃法有:炒辣椒、剪辣椒、油榨辣椒、酸辣椒、醬辣椒、辣椒水、辣椒湯等等。

    除了辣椒外,土家人還特別鍾愛吃具有臘、酸、醃製味的菜食。

    臘味菜的製作,首先準備好食鹽、辣椒、花椒、胡椒等香料粉,再將其均勻抹在動物的鮮肉上,放人盆中醃上三五天,最後將其懸掛,下面用濕柴火不停的薰烤,致使其色黃、味香為止。通過臘制的風味菜有——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臘狗肉、臘豬蹄、臘香腸、臘豬肝、臘豆腐、臘血豆腐等等,一般的吃法是燉著吃,但也可以炒著吃,其味妙不可言。

    酸味菜的製作主要是將各種蔬菜或動物的肉,通過精心調料後用一個鹽水瓷壇盛裝,讓其在真空下發酵,產生獨特的酸味,常見的菜譜有——酸青菜、酸蘿蔔、酸鹽菜、酸辣椒、酸豆角、酸野菜等等,吃法一般是炒著吃,也可以不炒而直接食用。

    醃製菜譜的製作較為簡單,一般是將蔬菜置入帶有鹽的開水中,然後用木蓋加重物壓上,二天后便可食用,常見的菜譜有——醃辣椒、醃蘿蔔、醃大豆菜、醃青菜、醃小白菜等等,製作雖簡單,但吃起來別具風味。

    除了辣、臘、酸、醃製菜譜外,土家家常菜還有:和渣、南瓜湯、苦瓜湯、紅薯粉絲、蝦米湯、米豆腐、粉蒸肉、三下鍋、扣肉、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索溪魚等等。此外野菜類有地米菜(雷公耳)、野葛粉、蕨粑、百合、椿芽、野芹菜、野腳板(多生於水田中)、馬王苦、冬菇子葉、汁儿根、雞肉菌、油菌、樅菌、野木耳、南金薑等

200712132219060.jpg (32.7 KB, 下載次數: 7)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7 06: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