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婚喪喜慶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2-27 01:22: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婚喪喜慶

  寺院是傳承佛法慧命的所在,是四眾所共有,因此,寺院必須兼顧僧眾與信眾教化的工作。
  
  過去佛教徒總以為在喪葬的時候,才需要請法師誦經超度。其實佛教與人生的關係密切,舉凡一個人從出生、成年、結婚、生子、開展事業,乃至老死等「婚喪喜慶」,佛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儀式與主張。
  
  在家庭生活方面,關於子女的婚嫁,《長阿含經》中佛陀教導父母應該「為子求善婚娶」。至於婚禮儀式,佛教主張到寺院舉行佛化婚禮,不但簡單隆重,尤其在佛前由高僧大德福證並宣誓,彼此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在人生旅途上必能更加信守承諾,患難與共,相互扶持,以佛法為慈航,攜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
  
  此外,於婚禮是日應避免殺生,或用葷腥宴客,最好能以素齋宴請賓友。一旦生養子女,可於孩子彌月時,至寺院舉行寄名禮,寄養給佛祖,並以素食供眾;最好能從小確立孩子的佛教信仰,儘早皈依三寶;孩子成年時,可以參加寺院舉行的成年禮,亦可自行誦經持咒迴向。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歷程,對於臨命終者的臨終關懷,家屬應保持冷靜,不宜哀號大哭,令其不捨;可延請法師、蓮友勸說往生淨土,並安置佛像引導念佛,家屬及親友可輪班助念,二六時中,佛號不斷。親人往生後,依佛教儀式入殮、火化、安位,骨灰安放在寺院,並於寺院舉行隨堂超薦,一切以簡單隆重為主。
  
  在一般人觀念中,助念是指臨終前念佛助其往生。其實消災、做壽、婚禮,及往生前的佛號,皆可謂之助念。助念者必須適時而至,不可過早或遲到,而且應該衡量場地以決定人數多寡。
  
  往生佛事不僅超渡亡者,並可慰藉生者,誠乃「了生脫死」之事,故應以虔敬為要,但求莊嚴肅穆,無須鋪張浪費。為亡者助念,當衣冠整齊,敬悼誦念,避免閒談。餘暇當以佛法開導慰藉生者,利用機會破除迷信,建立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的觀念。
  
  一般喜慶如喬遷、新居落成、開工破土、開張、開市、佛像安座、開光,乃至新車啟用等,可請法師舉行灑淨儀式,至誠誦念大悲咒,以楊枝淨水盪滌壇場,以期消災增福。若逢長輩生日,或先亡忌日,則舉行「普佛」佛事。
  
  尤其,生日是母親生產受難的日子,佛教徒應該念報親恩,可於是日誦經禮懺,也可以參加寺院舉行的報恩法會、大悲懺法會等,為母親祝福。其他如助印佛書、布施供僧、祝壽函卡、表彰行誼、捐款等,都是紀念母難日的良好方式。
  
  如欲過壽,應在六十歲以上,每進十歲,均得慶賀。慶祝不拘形式,可邀親友齊聚一堂,藉此聯絡情感。最好能團體舉行,集合同一年齡的壽星,定期供佛齋僧。祝壽時,應以素齋宴請親友,不收賀禮,以莊嚴節約為原則。
  
  總之,佛教主張婚喪喜慶的原則是:不慕虛榮、不可執著、不要鋪張、不能迷信。
  
  婚喪喜慶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一環,身為佛教徒,度死固然重要,度生更不可忽視。過去佛教透過經懺佛事,為佛教接引很多信眾,建立了佛教和信眾的關係;今後佛教更應透過各種適合大小場合及各種需要的禮儀,讓佛教從寺院走向家庭,從叢林拓展到公司行號、機關人群,唯有讓佛教走向社會,走入家庭,成為人生的佛教、生活的佛教,佛教才能真正為人們所需要。

來源:佛教常識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0 02: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