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0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輪之二 陳庭詩


雕塑
鐵
106 × 110 × 20cm
年代不詳
陳庭詩《輪之二》
整件作品多重運用圓的基本形,鐵雕獨特的量感與鏽蝕的滄桑感震撼人心。
悠遊於平面與立體藝術創作的陳庭詩,或許因聽覺的喪失,使他在寂靜世界裏,能更專注且深刻地對形與色作千變萬化的呈現。他就像一位天真的老頑童,才華洋溢,自在地把玩著各種世上所存的材質;更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無論是以甘蔗板來作版畫,或是以廢鐵組成鐵雕,皆能憑藉其慧眼與巧手,創造出一個充滿象徵意味的藝術世界;平面或立體,版畫或水墨,木或鐵,對他來說都無所謂,都是可以儘情揮灑的場域,且遊刃有餘。
他很早就跳脫對真實世界據實描摩的創作方式,而著迷於抽象的表現語彙。其最為人所知的版畫作品,便猶如混沌未明的宇宙圖像:大塊面的圓與方,有時配上簡單的裂紋或線條,加上大面積的留白,造成大塊推移的磅礡氣勢。而其鐵雕創作起因於旅美期間親臨「現成物」創作的風潮;回國之後,擁有豐厚拆船廢料、舊船板、廢鐵、廢銅、機件等資源的高雄,熱烈地激發了他在現成物創作上的熱情。因為不斷往來高雄尋找創作材料,也與高雄在地的藝文人士有了交流,彼此碰撞出燦爛的火花,長期的發展下來,鐵雕更因而成為高雄的重要特色。
此件「輪之二」,作者將不同廢棄機具上的輪狀物與零件作組合,形成上方的主體,下方以二根長鐵條撐起,底面則以工字形鐵塊作成底座。整件作品多重運用圓的基本形,若與其版畫對照欣賞,頗能互相呼應。然鐵雕獨特的量感與鏽蝕的滄桑感,及從各個角度呈現出的多元造形,是版畫所無法呈現的,格外值得細細觀賞。(文/陳秀薇/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組長)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