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1
- 最後登錄
- 2024-5-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33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69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4-1-14 18:49 編輯
最近板上熱烈討論15年內要 "潛艦國造"
唉 不禁想起一段 鮮為人知的歷史;「海神計畫」和「海星計畫」
因為內容繁雜
借用王志鵬先生的布落格文章來說明
王志鵬先生 備役海軍上校,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副研究員
台灣為什麼就沒有能力建造潛艦? 2012/03/16 09:51
本文部份內容將分別刊登於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與Taipei Times。
節錄:
---對於潛艦國造台船也展現強烈的意願與信心,依據媒體的轉述董事長譚泰平指出,造艦問題主要在技術支援及物料取得,台船公司在建造能力、人員訓練及生產線準備都沒問題。不過對此,國防部高華柱部長卻在立法院接受國民黨林郁方委員質詢時表示:「台船提出的訊息,已經看到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委員所講的信心過度,但我們也怕他是糊塗膽大。」並於回答國民黨立委林國正與民進黨立委陳其邁的質詢指出:「潛艦國造必須滿足潛艦性能與官兵安全,『潛得下去、浮得上來』是最基本要求。」這同樣犯了當年立法委員陳水扁質詢海軍於荷蘭建造的海龍潛艦,在首次執行下潛卻「潛不下去」不夠專業的傲慢態度。只要真正懂得潛艦基本的建造與測試過程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與風險管控基本上是不容許存在也不會發生的。------
----而就在國防部長高華柱「糊塗大膽」一說隔日,國防部就特別派潛艦出身的常次李喜明中將南下高雄,拜會台船董事長譚泰平瞭解台船準備的能量,並表示支持國艦國造,會持續審慎評估自建潛艦的可能性。這種軍方做做樣子的表面功夫事過去太多了,回顧2001年4月小布希同意出售8艘柴電潛艦後,海軍成立「海星計畫」專案至今十年,對外官方的說法永遠都是支持「國艦國造」,但骨子裡卻是堅持「唯一軍售」。-----
------台灣能不能建造潛艦?這個問題不是鮮事,也早已經過詳細評估。
中華民國海軍於90年代初(民國83至86年期間,1994-1997年)在國防部「新一代年兵力整建」計畫中,制定了擴充潛艦艦隊的「海神計畫」,打算以690億新台幣的經費,經由技術轉移在台灣建造8艘潛艦。該計畫評估只要增加若干裝備與設施,經由引進「外國藍圖、國內製造」的模式,前2艘由國外原潛艦廠商建造,我國學習技術轉移,後6艘逐步建立建造能力是相當可行的方式。
當時這些專案的報告,目前還沉封於海軍不見天日的庫房,不知高部長是否先仔細瞭解並予以解密公開,解釋為何當初可行,事隔近二十年後的今天就不能?------
-------我國發展潛艦國造的關鍵固然在於能否獲得國外技術轉移,特別是美國的支持與協助。典型案例就是澳洲與南韓,澳洲在建立6艘第二代科林斯級潛艦時,海軍堅持支持澳洲政府於國內建造設置生產線,如今進行第三代12艘潛艦的建造規劃仍然決心如此(澳洲潛艦建造公司仍無法100%掌握建造技術)。南韓在接受德國技術轉移建造209級潛艦後進一步建造214級潛艦,近期更將以11億美元價格(約台幣358億)出售印尼3艘209級1400噸型潛艦。---
----------------------------------------------------------------------------------------------------
"潛艦國造" 20年前的「海神計畫」裡評估:
只要增加若干裝備與設施,經由引進「外國藍圖、國內製造」的模式,前2艘由國外原潛艦廠商建造,
台灣學習技術轉移,後6艘逐步建立建造能力是相當可行的方式。
同一時期 "澳洲"與"南韓" 也剛起步要造潛艦
如今20年過去了 "澳洲"與"南韓" 都造成潛艦了
而臺灣現在又要來個 "15年內要潛艦國造" 的計畫
此外「海星計畫」專案至今也已十三年
小布希都快成為古人了
而 臺灣的 "海神" "海星" 計畫 仍然還是滿天神佛 滿天星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