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情報] 情緒管理好認識處在情緒中的自己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13 13:43: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分享於揚愛身心靈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冷靜的時候都可以想通,情緒壓力大的時候卻慌亂如麻了呢?
為什麼可以開導別人,卻不能開導自己?
為什麼道理都明白,自己卻做不到?

怎樣才能做到?現在與大家進行些探討和分享。
根據認知模型理論,從想法到行為,我們必經過兩個階段:想法-情緒、情緒-行為。強迫、社恐、焦慮等有情緒障礙的朋友,均可以運用正念體悟療法來打破這兩個階段的不良聯結,以重建適應性良好的模式。對大多數朋友而言,自動產生的想法太頻繁了,並且還沒來得及覺察時,相應的情緒就已經升起,就好像按下“快進鍵”,進入第二階段——情緒-行為。與第一階段(想法-情緒)相比較,在此階段持續的時間較長,處於情緒中的朋友會有足夠的時間來作應對和調整。如果能運用好正念體悟療法來打破這一環,將會感受到更強的掌控感和自信心。

當情緒襲來時,我們可能處於不同的階段:我很(擔憂、憤怒、悲傷……),我在(擔憂、憤怒、悲傷……),我選擇(擔憂、憤怒、悲傷……)。第一階段僅在感覺層面,容易導致情緒驅動的行動模式;第二階段已在覺知階段,區別自己與情緒的關係,偏向於存在模式;而第三階段是基於第二階段才能做出適當的選擇和行為。自己能夠很好的管理情緒對自身的身心健康、人際交流、工作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用肉眼客觀、理性的看清:他人在(擔憂、憤怒、悲傷……),並給出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議,幫助他人選擇(擔憂、憤怒、悲傷……)。而自己僅感覺我很(擔憂、憤怒、悲傷……),所以容易受困於情緒而慌亂煩躁。當我們能把自己作為“他人”那樣對待,情緒管理好,看清自己的狀態時,也將能引導自己有效的處理面臨的任何問題。

看清別人,我們可以直接觀察,但看清自己就需要藉助一面鏡子——正念。肉眼觀察別人,心眼覺察自己。通過學習和體悟,讓自己衝破感覺層面的局限,覺察和了知自身狀態,以做出正確的行為和選擇。正念,以己為“他人”,以己為背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9: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