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物種 洪龍木

物種
洪龍木
雕塑
鐵
40 × 23 × 30cm
2004
作 品 賞 析
此作品如同許多顆種子結合生長而成,也像是由一顆橢圓形物體增生繁殖而成多個橢圓形物相依附的物體,整件作品猶如一個不知名的新物種,不斷地藉由焊接的融合而增生、擴大。作者從小在拆船場的廢鐵料環境中成長,他把對鐵的熟悉與敏感度轉化為傳達對生命感動的媒材,也是他天馬行空想像的具體呈現。
藝 術 家 小 傳
1957年出生於高雄市紅毛港地區,1977年高雄海專水產製造科畢業,1980年起服務於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因加入中鋼攝影社之故,洪龍木創作初期以人文攝影為主,同時對於奇石及民藝品的收藏頗為著迷。1992年由於受到陳庭詩啟蒙開始從事鐵雕創作,1998年曾獲高雄市第十七屆文藝獎雕塑類佳作。2000年加入高雄市現代畫學會。 洪龍木從小在拆船場的廢鐵料環境中成長,鐵的溫度與鐵鏽的味道成為其記憶中的重要感官經驗,也因此與鐵材結下不解之緣。他將對鐵的熟悉與敏感度轉化為傳達對生命感動之媒材,並充分表現出生活在高雄這個工業城市的人文感受。2005年洪龍木在高美館市民畫廊展出「溫度鑄造的創作」個展,此展中洪龍木將其1993年到2005年的作品,分為五個不同系列:(一)機械人舞者(二)面無表情(三)不明飛行物體(四)新生(五)傳說。在欣賞洪龍木的鐵雕創作時,觀者又可大致從兩條線索來做觀看和閱讀:一是人形依附的聯想,另一個是抽象結構類比的組合。 洪龍木於2002年及2004年連續兩屆應邀參加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的戶外鋼雕創作,也參與2003年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之參展團隊「黑手打狗勞工陣線」,極具活動力。近二年洪龍木更活躍於公共藝術的創作,2007年他參加高雄市文化局旗津老街藝術造街計畫,以色彩鮮明、造型活潑的「胖河豚」藝術裝置,為狹窄的小巷帶來活潑的氣息;2008年高雄捷運公共藝術設置案,針對各站的區域特色,尋求合適的藝術家,洪龍木獲得R3小港站公共藝術的徵選,R3站為中鋼、中船所在地,具有中鋼工作背景的洪龍木,以其擅長的廢棄機械零件創作鐵雕,讓原本已被宣告終結的廢棄物活出新生命。(撰文╱吳慧芳)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