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歷史的鏡子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4-11 08:29: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歷史的鏡子

戰國時代魏武侯主政的時候,有一天他很自豪的誇耀說:「魏國的江山不但美麗,而且有高山峻嶺為屏障,有江河險要為防備,國防非常的堅固。」但是有一大臣諫曰:「國家堅固與否?在於國君的德行,不在於山河的險要,例如,國君如果不修德,即使朝廷左右,也都是自己的敵人。」我們證之於歷史,當初苗氏一家,左面有洞庭湖的美景,右邊有鄱陽湖的浩瀚,可是不修身養德,大禹不就把苗滅了嗎?大禹的子孫夏桀,他的國土左有黃河、濟河二水,右有泰山、華山二嶺,伊闕在南,羊腸板道在北,但他不仁不義,終被商湯放逐。殷紂時,紂王的國家,左有孟門山,右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南有黃河,可以說山川險峻,但由於不得人心,傷德敗行,終為武王所殺。

歷史上的人物,他們的成敗,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歷史可以鑑往知來;往事不鑑,來事可悲。我們打開歷史,殷鑑不遠,都是我們記取的借鏡。
曹操世稱梟雄,但是他善用人才,甚至「化仇為親」,他把袁紹的重臣陳琳引為己用;反觀袁紹器量狹窄,妒賢害能,不但不接受田豐的勸諫,反在兵敗後怒而殺害之。所以,歷史上的人物,器量大小,可以決定自己一生的成敗,甚至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

劉玄德大智若愚,善於韜光養晦,他在人前不急於表現,而且禮賢下士,故能從無到有;而楊修恃才傲物,鋒芒太露,最後終被曹操殺害。

朱元璋曾說,漢武帝用張湯而政事衰;漢光武褒桌茂而王業盛。甚至他還知道唐太宗用房玄齡、杜如晦,則致斗米三錢,有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唐玄宗用楊國忠、李林甫,則致安史之亂,幾乎亡國。但是朱元璋自己並未記取歷史的教訓,他不傳賢、不傳能,致使明初子孫爭權奪利,而致天下大亂,可以說為後世留下了一面足堪引以為戒的鏡子。

我們從歷史上看,許多一時不得志的賢人,例如湯被囚於夏台,文王被困羑里;齊桓公奔逃於莒,晉文公亡命於翟,但由於他們能堅此百忍,不變志節,故能成就王業。而一些不忠不義之人,心性殘忍,作惡多端,我們看:「請君入甕」的來俊臣,不就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嗎?商鞅變法,太過嚴苛,最後「作法自斃」,這不就是歷史的鏡子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為什麼後人不以這樣的歷史為殷鑑呢H「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為什麼今人不以這許多典故為借鏡呢?

歷史的鏡子,隨時打開,殷鑑歷歷,豈能無懼乎!

來源:迷悟之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4-16 19:05:19 |只看該作者
歷史的殷鑑根本就是一面明鏡,可是人就是有那麼個劣根性,
得到了權力,就會換了腦袋,成敗之間就只看天意了,不是天意,
是該敗亡不是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1 03: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