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術繪畫] 道南橋之夜-陳景容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4-29 00:48: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南橋之夜 陳景容


道南橋之夜
陳景容
水彩
水彩、炭精筆
49 × 65cm
1972

作 品 賞 析 
  作者創作此幅的動機是由於路經道南橋,有感於新、舊二座道南橋的交替,而舊道南橋在寧靜的夜裡又給人另一番造形趣味的感受。
作者原己用粉彩對此景,作一件素描,後再利用此景加上兩位裸體模特兒,做畫面產生一種由背景幾何式的造型和模特兒本身柔美的曲線,呈現超現實的美感。
此外橋身圓拱形、房子三角形和正方形造成畫面上緊密結構的變化。


藝 術 家 小 傳 
  1934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市。後遷居南投水里,父親是小學老師。大學考上師大藝術系,向張義雄學習素描、油畫,大三時藝術系舉辦第一次系展,陳景容得了油畫第一名。 1956年師大畢業前夕,陳景容與郭東榮、劉國松、李芳枝、郭予倫發起組織「五月畫會」,陳景容參加了三屆,後因出國留學而逐漸疏遠。 1965年留學日本,初在武藏野美術大學西畫系,白天上課,晚上得在街頭畫肖像,賺取生活費。當時日本畫壇流行抽象畫,陳景容無法認同,而轉向「壁畫」的研究,追隨日本壁畫權威長谷川路可,學習壁畫的製作與壁畫剝離術。另外,雕刻家清水多嘉示(法國雕刻家布爾代勒的學生)的結構概念,也對陳景容有極大影響。武藏野大學畢業後,陳景容又考上東京學藝大學,隨世界美術教育協會會長倉田三郎研究美術教育,致使陳景容後來回台,發起成立了台灣美術教育學會。同一時期,陳景容隨銅版畫家駒井哲郎研究版畫,並與寺田春貳研究繪畫修復,而壁畫老師島村三七雄、油畫老師小磯良平,都是當時極認真教學的老師,陳景容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陳景容念完研究所,獲壁畫碩士學位,留日其間,曾在東京、橫濱的畫廊辦過個展,作品也曾多次入選「一水畫會」、「春陽畫會」和「日本版畫協會」。回國後,更是獲獎無數,較重要的為:1976年獲「中國畫學會」金爵獎,1982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86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獲省立美術館門廳大畫徵選第一名,1987年在國家音樂廳完成濕壁畫「樂滿人間」。 1967年返國後曾任教國立藝專及文化學院美術科,開設國內美術系最早的銅版畫課程,著作「版畫的研究與實際應用」,界定了許多觀念和名詞。擔任過國立藝專美術科科主任。現任師大美術研究所專任教授。陳景容的畫風,以堅實的素描、嚴謹的構圖為基礎,空曠的空間、遼闊的地面、寧靜的人或物,在灰色調的氣氛裡,帶有超現實的意境。陳景容曾受塞尚、盧奧影響,色調以深褐色為主,赴日留學初期,改以厚重顏料、強烈色彩處理畫面。早期作品尺寸極大,有如壁畫,後來受畫廊展出的限制與旅遊寫生的因素,而縮小了畫幅,色彩也顯得較明朗,不過「寂靜與哀愁」,仍是他畫大型油畫的基本風格。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9: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