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2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物競天擇 江隆芳

物競天擇
江隆芳
壓克力畫
壓克力、紙、裱於三夾板
120 × 151cm
1985
作 品 賞 析
此幅畫作是江隆芳留學比利時期間受歐洲眼鏡蛇(COBRA)畫派觀念思想之影響,以潛意識底層中的詭密世界想像而完成的作品。當時因深受西歐現實生環境之影響,他以原始世界中的動物來隱喻人之現實社會狀態 、動物種間的生存競爭及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之理。他以自動性的筆法,剎那中捕捉某種突現的意象,並藉快速的筆和激情一氣呵成,將其凝凍在畫紙上,顯出勇猛、灑脫的氣派。畫作中,動物的形像漸被強烈燦爛的色彩與快速要舞動的線條所化解,猶如一交響樂團的指揮,各種色、線、形在他的畫筆下,隨意在空間上漂動、聚合,在紙上馳騁著,展現其個人強烈的獨特風格。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五○年生於台灣省苗栗縣。一九七四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學時曾對西洋表現派與野獸派繪畫有興趣,畫了不少類似這種風格的作品,但僅於嘗試的階段。一九八二年至比利時剛勃高等藝術學院深究後,面對該校完全自由開放的創作風氣,而徹底自我反省,開始摒棄舊有的一些觀念,探發個人心靈中未被找到的東西。在三年多的高級創作班學習生涯中,諾瓦赫先生是在創作上啟迪他最多的人。他是歐洲著名的繪畫團體「眼鏡蛇」(Cobra)的創始人之一,是位藝術理論家。「眼鏡蛇」崛起於第二次大戰以後,他們在當代對藝術最主要的貢獻是:開闢了一種具有強烈表現性的畫法。這類畫主觀性強、線條粗礦、色彩濃麗,如夢魘似的令人過目難忘。江隆芳在其指點之下,開始有了大膽創新的作品,線條色彩皆激情奔放。一九八四年還被派代表學校參加全比利時的現代繪畫現場創作示範,作品更被學校印製成年終賀卡向各界推薦。 從比利時畢業返國後,曾任國立藝專美術科及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系講師,課餘仍持續創作。目前則除了油畫外,也從事陶瓷方面的作品製作。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