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有綠地的風景-潘信華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20 00:56: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有綠地的風景 潘信華


有綠地的風景
潘信華
水墨
彩墨、紙本
82.5 × 107cm
1996

作 品 賞 析 
  潘信華出生於台東,居住過澎湖、台北、台南、台中等地,但終究念念不忘於後山的情感,於1997年搬遷至花蓮定居至今,簡單的生活,以創作為主,教學為輔。爺爺與父親的木匠身分,對他有著淺移默化的影響;高中時曾在社教館學習傳統的梅蘭竹菊等水墨花卉,更為他奠定了繪畫的基礎;大學重考二年後,如願的進入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前身),自由開放的教學風格,讓他舉棋不定是否走向創作之路,轉而接觸文學、電影或建築景觀等其他藝術形式,大量的閱讀卻轉化而成他日後的創作內涵。
1996年潘信華終於下定決心繼續美術創作之路,內心的深化,確立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透過對前人的創作肯定,經由學習再轉化而成自我的成就。他曾在創作自敘提及:「以復古的方式回到過去,將某些畫家(如趙孟頫、錢選、陳洪綬)或某時期風格當成『摹本』加以創作,正如同許多傳統畫家慣用的方法。」但他又不願因此背離當下的時代性「而從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中,尋找新的題材、新的描繪手法,加以轉化融入畫面中,以其求取新舊之間的平衡。」
自學院時期摸索試驗,〔有綠地的風景〕是潘信華創作風格明確發展肇始的作品之一,擺脫山水畫的三遠透視,他就是不想畫傳統山水,他畫的就是生活週遭的景物,作品都以風景稱之,出門寫生、拍照,再構思如何製造一個場景給他:而且他一直想畫人,將影射自己的人物融入畫作之中,看似寫實的人物卻不帶有表情,避免西方素描立體感的描繪與畫作平面形式的裝飾性無法搭配。畫面中央是一塊綠地,綠地中的人物、山石與樹木之間的比例並不協調,綠地外圍則被渠道與山石圍繞封閉,隱約之中又有著傳統「袋式山水(space cells)」的構圖空間;右側渠道上的一座橋樑,另開啟了綠地與外界的連結出口,則又突破其構圖的封閉形式,再在表現出他不被傳統束縛之意念。綠地採用復古的青綠設色,不是平塗,樹木不是那麼直立,岩石形狀不是那麼一層不變,而是摹拓斑駁的壁畫紋理,上彩後再以墨線描繪形狀,延續文人氣息之古意以增加其立體感。
吳超然在《台灣美術大系》書中提及:「他的作品中有一種他人所無的一種對待自然的特殊風味。」那種既熟悉又疏離的特殊氣質,就是採用復古的青綠山水風格與平淡天真的文人特質。(撰文╱應廣勤)


藝 術 家 小 傳 
  1966年出生於台東太麻里,居住過澎湖、台北、台南、台中等地,但念念不忘對於後山的情感,1997年搬遷至花蓮定居至今,簡單的生活,以創作為主,教學為輔。爺爺與父親的木匠身分,對他有著淺移默化的影響,高中時曾在社教館學習傳統的梅蘭竹菊等水墨花卉,更為他奠定了繪畫的基礎,大學重考二年後,如願的進入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前身),自由開放的教學風格,讓他舉棋不定是否走向創作之路,轉而接觸文學、電影或建築景觀等其他藝術形式,大量的閱讀卻轉化而成他日後的創作內涵。潘信華在決心繼續美術創作之路後,內心的深化,確立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透過對前人的創作肯定,經由學習再轉化而成自我的成就。他曾在創作自敘提及:「以復古的方式回到過去,將某些畫家(如趙孟頫、錢選、陳洪綬)或某時期風格當成『摹本』加以創作,正如同許多傳統畫家慣用的方法。」但他又不願因此背離當下的時代性「而從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中,尋找新的題材、新的描繪手法,加以轉化融入畫面中,以其求取新舊之間的平衡。」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4: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