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公案的機要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20 00:59: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公案的機要

公案始於菩提達摩之安心法門。
達摩駐錫嵩山少林寺,有神光行者,立冰雪中,斷臂求法。
達摩:仁者要求何事?
神光:我心未寧,乞師安心。
達摩:將心來,與汝安!
神光: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為汝安心竟!

如是公案,可分四機要:
話頭――誘因。將心來,與汝安。
機鋒――識辨。覓心了不可得。
轉語――評唱。為汝安心竟。
參思――判案。要求何事。

誘因,於禪的疑路上,是「思」的原動力;從疑而思,以至參悟,是習禪行者必經的過程;姑且稱作「疑、思、悟」三段論法。

於疑,須誘因的發起。
於思,須識辨的體會。
於悟,須評唱的立決。

因此,公案之所以列入參修,並非是引行者進死胡同;基於「禪那」在梵語的本義中,譯作「思惟修」或「靜慮」故。是以公案有判例,必須在「參」而能「透」,而得悟解;此悟解,復又強調與經論相應,與生死解脫攸關;最忌諱的是「談玄說妙」,作「文字遊戲」,或逞「口舌之能」。

溯古迄今,有所謂「參話頭」的作行,以一句令人疑惑、興發迷情的話,用來作為參禪之要。譬如「佛法大意」、「祖師西來意」、「念佛的是誰」等等,無不是公案中的名句。於所謂的「禪七」中,主七和尚,祇要記熟幾則公案,便能大放厥詞,囫圇得可以!

如是,選佛場裡,不經意中,產生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禪話。譬如: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制心一處,遠離妄想雜念,即是正念。
抱住一個話頭,如獅子盯住獵物,莫放鬆。

尤其,現前自一九五零――二零零八年,禪家更流行許多令人噴飯,卻也無限悲哀的做法。譬如:
有的冥想,隨意想。
有的甚麼也不要想,聽其自然。
有的強調從生活中發現:如吃飯、睡覺;也就是行住坐臥中皆有踪跡,名之曰現代禪。

更有日本鈴木先生的生活禪,認為從茶道、花道、劍道、柔道等行為中,皆可發現禪。

哀乎痛哉!禪宗以臨濟兒孫為代表性,曹洞次之;放眼天下,宗宿有幾人?善知識立住何方?相反,取巧與隨便充混的緇素大家,於禪世界活躍的,還真不少咧!何以故?祖師牙慧,不以為臭。例如:問取祖師西來意。對曰:我不是祖師!又如瓶中養鵝,如何出瓶,且不傷不死?對曰:應聲出。無聊!

與禪何干?顛倒夢想等等,一味的自我意識。忘却了:禪是運用思想,而能發揮智慧之法!如是之類,美其名稱禪和子,說穿了,不過是挑高腳擔子的趕齋僧。

雖然如是,畢竟公案於禪行者,該如何相處?如何面對?茲舉趙州從諗禪師,洗缽公案,到底說明了一些甚麼?公案是這樣說:

諗禪師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師開示禪要。

諗云:喫粥了也未?
僧答:喫粥了!
諗云:洗缽盂去。

其僧有省。有省,即有省悟;省悟了甚麼?

宋慧開無門禪師評唱曰:
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者;僧聽之不真,喚鐘作甕!
鐘作甕,倒反了的。

殊不知乍入叢林,先習生活,次學規矩,後而隨眾,此是參學求道的樣子;然而,從來參學行人,追尋突特,捨生活,畏規矩,不肯隨眾,譽為大自在人。即使夏安居,覓處歇息腳,編幾雙草鞋,明日任遊天涯;若遇冬禪入七,通牀上抓臭蟲,五觀堂裡等着喫湯丸。

不是麼?諗和尚八十尚行腳,為的是「心中仍有事在」;頭頂芒履,赤跣泥足,也不敢昧於信施的供養,墮落三塗,承受披毛戴角的苦苦果報!

來源:紅塵甘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4 06: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