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4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4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弘法是家務
覺樹枯榮幾度更,
靈山寂寂待重興;
此來不用傷遲暮,
佛法弘揚本在僧。
_──民國.太虛
太虛大師在抗戰期間,曾一度到訪印度靈鷲山(靈山),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偈語。
所謂的靈山,就是我們常說的靈山會上,佛陀當初說法時,有百萬人天聆聽。現在靈鷲山雖然還在,但是卻已荒蕪,因此太虛大師說「覺樹枯榮幾度更,靈山寂寂待重興」,菩提樹茂盛了又枯萎,枯萎了又茂盛,經過好多變化,如今靈鷲山也很寂寞,需要重新發揚,把佛陀時代百萬人天聽法的盛況,重新振興。
我們常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個人曾經六度到靈鷲山,每次到了靈鷲山,也像太虛大師一樣不勝感慨!是的,現在的靈鷲山既荒涼又蕭條,但是在我們佛教徒的心中,仍有它神聖的意義。所以,我每次在靈鷲山禮拜,都想終老於此。
「此來不用傷遲暮」,我們到了靈鷲山,不必悲傷來得太遲,也不必悲傷年華老去,或有不見如來金色身的慨嘆。「佛法弘揚本在僧」,弘揚佛法本來就是我們僧伽的家務事,若佛法只靠佛陀來宣揚,那我們這些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做什麼呢?
做為一個出家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心,要紹隆佛種,要光大如來遺教,要弘法度眾。我們弘法的方式有很多,如教育、慈善、文化等等,只要對人間眾生有利益,就應該把佛法傳揚出去,有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願我們佛教僧信二眾都共同精進,互相勉勵!
來源:星雲說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