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5|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瞋心如何除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30 00:17: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瞋心如何除      

人在日常生活中,起瞋幾乎一直都在發生,瞋恚包括直接外顯出來以及藏在內心未發露的一種對別人不適意所發洩的憤怒或不安的情緒。在「菩提道次第」中說:「憤怒是一種對於有情眾生苦、煩惱以及其他任何之武器、凶器等事物感到厭絕,它是一種期求殘酷報復的心理;所以讓我們處在無喜樂中,只會增加苦痛。」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有不安或不適意時,瞋心常常一觸即發,如果不作修行調適,則不易去察覺到瞋恚所造成的痛苦和不安,以及對人所造成的傷害有多大!那種跌入谷底的情緒真是又沮喪又懊惱,所以與其瞋之後去悔恨,不如事前去戒瞋。

戒瞋在學佛修行上是重要的課題,因為瞋恚時,人的心意識專注於所起瞋的人、事、物,可以說完全的執著、凝固,無法放下,更無空間可言;依自體而言,呈現臉紅脖子粗,血液心跳加速,身體緊急又僵硬,兩眼變大呼吸急促,既傷精神又傷身體;就如經典所言猶如自身在燃燒,相繼痛苦一併來,甚至會生惡口,如果瞋恚生起的當下,對於任何事情所做決定,因為生顛倒相故,往往所做的決定常常是錯誤的,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它的殺傷力是相當大的。曾看過一段法語,有這麼一個比喻,世界上的人大概可分為三類,那是岩石上刻字的人、沙礫上寫字的人、水上劃字的人。岩石上刻字的人,是常常發脾氣,怒氣持續、良久不息,這種人的憤怒就像刻在岩石上的文字歷久不消。沙礫上寫字的人,是指雖然常發脾氣,但怒氣就像寫在沙礫上的文字,很快地就會消逝。水上劃字的人,是說在水上劃字,字不成形,即使聽到人的惡口怨言,不留些許痕跡在心,充滿了溫和氣度。巴利文經本法句經中的比喻,說明不一樣的心境,造作不同,業果也不相同。所以更要慎思、慎行,才能與道相應。

佛法中提到要我們以慈悲心去對治瞋恚,大乘佛法是以修持四無量心為重心,如果離開慈悲喜捨,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可言。

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起瞋的緣境非常的多,好比「塞車」吧,遇到塞車,大部份的人常會急躁、不耐煩,想行無間隔,瞋念生起,甚至三字經脫口即出。如果給自己一點時空,或者為別人設想一下,也許就能止息當下這個相。例如可思惟這一切是因緣生法,是由許多因緣和合而造成塞車的,其實大家都不希望塞車,大家都有急事要辦,都在趕時間,不止自己而已,升起將心比心的相,最起碼在當下自己的心就能安住而不起瞋,畢竟因緣是如此,也不會落入斷見和常見中,於當下因緣就能心平氣和去面對。

個人以前也常有起瞋的經驗,後來學會去觀照自己的念頭,瞋心生起,就去看看瞋心生起有幾秒?幾分鐘?幾小時?幾天?或是幾年?這些各有不同長短的瞋相,常在意識中,於是會常起懺悔、反省、慚愧,以慈悲心去對治,當靜下來時,依自己能記得的人事物使從意識中再浮現出來,以悲心重新去消化瞋恚的心相,如此反覆練習,一次又一次回到原點,因為只有回到原點,才能真正放下,也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瞋有多大?自己就用多大的悲心去化解,有些要經好幾次的化解,因而才體會出讓我們輪迴的造作生命力竟然如此的強大,怎能輕怠啊!  謹以小小心得,與學佛者共勉。

來源:雲心禪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6-10 17:51:55 |只看該作者
转念可是一门很深的功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5 17: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