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8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7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你吃對了嗎?蛋白質首選大豆蛋白
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最新出爐《國人蛋白質攝取認知與行為大調查》發現,有高達73 %的民眾不知道最新的飲食指南中,
蛋白質推薦順序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為優先。其實早在2011年,衛福部即發佈過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就特別明確
指出「豆、魚、肉、蛋」,為蛋白質攝取的推荐優先順序。
調查也顯示,選擇蛋類、魚類視為獲取蛋白質最好的食物來源佔了近9成左右,更有部分民眾將肉類視為攝取蛋白質的最佳
食物選擇。由此可知,國人對於蛋白質的攝取,仍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
究竟什麼樣的飲食方式、順序,才能獲得營養又健康的蛋白質呢?一樣是蛋白質,攝取的來源、種類不同,為什麼會有這麼
大的差異呢?吳映蓉博士說明,這是因為與肉類蛋白質相比,屬於植物性食物的豆類蛋白質少了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中,
所含有的飽和脂肪、膽固醇成分,相較於肉類食物,熱量、油脂含量較低,較不易對人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飲食中應該避免攝取過多的肉蛋類蛋白質,以免增加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攝取,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適時的以豆類等
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類蛋白質,才是兼顧人體營養攝取與健康的良好方式。
吳映蓉博士指出,豆類食物的好處,在於其低熱量、低膽固醇的特性。而豆類食物中營養價值最豐富,最易獲取的則是俗稱
「豆類之王」的黃豆,尤其黃豆當中含有3種特殊營養素,包括大豆異黃酮、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可說是功不可沒,大豆
異黃酮有減少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的膽固醇LDL-C),與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HDL-C)的作用,進而能預防動脈硬化
或冠狀動脈相關疾病的發生。而大豆磷脂、植物固醇成分有抑制腸內膽固醇的吸收的作用,故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另外,大豆卵磷脂也有抗脂肪肝的效果。因此,食用黃豆可說是對人體好處多多。
如果是餐餐無肉不歡的肉食一族,擔心自已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建議不妨選擇每星期一、三、五這幾個上班日,
飲用豆漿取代部份肉類,來加強補充植物性蛋白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