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2-7
- 最後登錄
- 2019-5-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狀態︰
離線
|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名鏞,號月笙,原名月生。江蘇省上海縣(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人,近代中國綠林,上海租界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輩,也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人物之一,卒於香港。
生平
杜月笙於清光緒十四年農曆七月十五日(1888年8月22日)盂蘭盆節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高昌鄉二十二保三十四圖(現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沈家弄村),母、父在他四歲以前相繼去世,由其繼母和舅父養育。十四歲即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不久被開除,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
1911年,杜月笙加入八股黨販毒,得到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華探長頭目、黑社會青幫老大黃金榮賞識。1925年與另兩位青幫名人黃金榮、張嘯林開設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毒品交易,杜與黃張三人並稱上海灘三大亨。同年任上海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法租界納稅華人會監察。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重組中華共進會。4月11日晚,他誘殺了上海共產黨工人帶頭人汪壽華,使得次日共產黨工人武裝被迅速鎮壓,即清黨,共產黨方面稱為「四·一二事件」。亦擔任過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同年底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杜月笙亦參與協助周邊維安工作。
1929年開設中匯銀行。1930年任法租界公董局華董,取得較高社會地位。1933年成立自己的幫會組織「恆社」。1934年起先後任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等職。
1934年國民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杜月笙亦帶頭響應,本身也戒掉長期的鴉片菸癮。
1937年抗戰爆發,杜月笙積極抗日。淞滬會戰期間,動員恆社門生組織別動隊協助國軍作戰,並暗中幫助軍統網羅人員、收集情報,並協助戴笠建立「人民行動委員會」,策劃多次暗殺漢奸活動,包括與日本合作擬出任偽浙江省長的張嘯林和偽上海市長傅筱庵,策反王克敏離間汪陣營。1937年10月,時任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主席的杜月笙應八路軍駐滬主任潘漢年的要求,向晉北前線的八路軍將士捐贈荷蘭進口的防毒面具1000套,對共產黨表示了合作的態度。上海陷後,杜月笙前往香港,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身份,將紅十字會組織設於香港柯士甸道的自宅中,在香港通過捐款、運送物資等各種方式支援抗戰。香港被日本佔領後,前往大後方重慶居留,設立中華實業信託公司,自任董事長。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曾被選為上海市參議會議長,但還沒有上任即辭職。
1949年4月,杜月笙赴香港。擔任過新界青山酒店董事、中國航聯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長。1950年與京劇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結婚。居港期間杜月笙氣喘病情不斷惡化,於1951年8月16日申時於香港寓所病逝。
杜月笙過世後,於1952年10月下葬於台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墓地坐東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位於今天秀峰國小後方,墓園上有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墓園本有牌坊,上有張群題字「譽聞永彰」,後在秀峰國小建校時將牌坊拆除,而題字則鑲嵌到墓園。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墓為伴。
家庭
杜月笙曾先後與五位女性結過婚,分別為元配沈月英、二房陳幗英、三房孫佩豪、四房姚玉蘭(姚谷香)、五房孟小冬等人。
杜共有八子三女,八子為維屏、維善、維藩、維翰、維垣、維寧、維新、維嵩,三女為美如、美霞、美娟。根據雲海在香港商業電台《摩星嶺4號》中引述,杜美如在六十年代跟隨丈夫在約但定居,並經營餐館至今。
中國學者余秋雨1999年在約但探訪到了杜月笙的後代,其《千年一嘆》一書寫到,杜月笙家規極嚴,孩子見父親還要預約批准,見了面主要詢問讀書。杜美如女士說:「父親很嚴厲,我們小孩見他也要預約批准。見了面主要問讀書,然後給五十塊老法幣。」
另外再推薦一部電影 "大上海" 由黃曉明及周潤發 發哥主演 就是以杜月笙為題材的電影 值得一看 及 張學友的主題曲 定風坡 也好聽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