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2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4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白雲的故鄉 謝孝德

白雲的故鄉
謝孝德
水彩
水彩、紙
53.5 × 73.7cm
2000
作 品 賞 析
此作乃為苗栗泰安鄉大河沿途之山影縮景,整幅畫以藍為基調,虛實動靜相呼應,高山陡聳朦朦朧只是色塊似虛,但相較於輕飄幻化之山嵐雲煙就紮實穩重起來。整幅畫用色詩意滿滿,浪漫律動中只見淺淺憂鬱思緒,縈繞其中如雲霓揮之不去。濕筆渲染的運用將水與彩的互動,發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2000.4 謝孝德
簽名位置:右下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六五年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一九七三~七四年旅居美國紐約,後轉入法國,在巴黎羅浮藝術學校研究。謝孝德的創作,以油畫、水彩、雕刻專長。為台灣引進「新寫實」主義的先鋒,倡導新藝術運動不遺餘力。七○年代初期,多以自己成長的背景-純樸窮困的客家農家生活為題材,一九六六年的「慟」,畫刀堆疊及強調明暗對比,表現出鄉土的純樸。赴美後的謝孝德,畫風轉變,趨向具有隱諷性與批判意識的寫實描繪,例如「禮品」一圖,曾在台灣引起不少爭論,最後逼得創作者加開記者會,說明藝術與色情的區別。「合理的屠殺」則筆色灰冷凝滯,在被屠宰的豬隻與屠夫之間,有作者悲天憫人的胸懷,一九八三年的「慟親」,敘述喪禮一景,全圖以蒼白帶青灰的色調統籌,內容、構圖、造型與色彩,彼此呼應,虛實之間,幻化出超現實的靈異空間。謝孝德的創作後期,逐漸潛心於研究寫意水彩,肯定東方藝術的精髓,將台灣的山川湖水融入了畫裡,創造了脫俗的意境。例如「好天好地」、「上島之秋」、「江邊照」、「平原之晨」、「天地一孤」、「薄霧海岸」、「初秋湖畔」、「水邊族」、「舟」、「漁忙」、「閒日」等,呈現作者回歸恬淡優遠的心境。其中「泰安百里圖」,描寫了苗栗泰安鄉大河流轉群山間之景象,畫面氣韻生動、詩意浪漫的色彩,變化無窮,濕筆的運用將水彩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有如中國水墨之渲染效果,雲氣水氣隨著群山躍動,反覆與律動的虛實相對,讓人心神隨之雲遊其間。實為謝孝德晚期水彩畫之精彩代表作。(容麗娟整理)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