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3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人物 陳庭詩

人物
陳庭詩
水墨
水墨設色、紙本
69 × 44.5cm
1975
作 品 賞 析
本件作品的運筆呈現軟調的處理軌跡,不同於作者其他版畫、雕塑作品所強調粗獷、殘缺、不整的創作理念。畫面構圖簡潔有力,用色簡樸,衣著線條以大筆快速揮灑,潦潦數筆便勾勒出老者的寬袍大袖。這種畫面抽象元素的探求為創作者一生所致力的命題。老者形體用筆濕潤、圓熟,頗具大寫意筆法的率性灑脫,充分顯露禪宗「不立文字」、「明心見性」的禪謁墨趣。(文/楊佳蓉)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一六年生。福建長樂人。出身書香門第,四歲啟蒙,八歲時嬉戲發生意外,損壞聽覺。十三歲習國畫,十七歲習西畫。一九三八年投稿福建省黨部抗日刊物,被聘為編輯,旋升主編;再轉入軍中政工,時印刷製版原料無著,開始以木刻製版直接印刷,是為木刻版畫始。閩江戰役撤守,回上饒三戰區政治部,仍任政工,浙贛路再撤守,投贛州中華正氣出版社任編輯,贛州再轉移,隨蔣經國先生入青年軍,至勝利復員來台。曾任省立圖書館組長九年,辭職後恢復作畫,專業至今。 作風初為自然主義,後加入現代版畫社,始進入半抽象,而全抽象。是時亦為五月畫會會員、國際藝術造型協會會員。一九七○年得韓國國際展首獎、中華民國金爵獎。參加國內外大展,個人展十餘次,作品廣為收藏。足跡遍歐美東南亞及大陸各省,遠至西北邊區。出版畫集四種。後居台中,為中部雕塑學會評議員、現代眼畫會會長。作者初習傳統國畫、書法、篆刻、詩詞,擔任抗日刊物始專心於版畫。及來台後,物資日豐,復兼作水墨畫、壓克力畫及鐵雕。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