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概述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9-23 09:41: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係我國固有之本土宗教,源遠流長,歷久彌新,與民俗相揉合,是大多數國人共同信仰之宗教,不 但對我國社會產生過長久之安定作用,對我國之文學、書畫、音樂、塑雕、戲劇、舞蹈等藝術及天文、地理、曆算、醫藥、冶鍊、化學和建築等科技,有過重要的發 明、貢獻和影響,與我國之學術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及民族革命史,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遠在伏羲時,已有卦象之造作,用來解釋天道,決定人事和以祭典崇祭祀神鬼。皇帝時已經知道順符天地的自然法則及死生說法,建立明堂,封禪山川,以政行 道,以道輔政。其後經歷堯、舜、禹、湯以迄文、武之一千五百多年間,如屬賢君,均遵皇帝之道,敬天修禮,以道治國,共設祝史之官,專司祭祀,巫?之屬,至 為盛行,乃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戎是國防,祀就是宗教。

   至周代時,太上道祖老子在周朝擔任柱下史及守藏史,因此有機會博覽群書,不但通曉王家之學術,而且繼承黃帝的道理,崇尚自然化育萬物以適應人性,順符 道德與天合體,首先假名「道」即宇宙的本體,即是萬物的本源,他的思想超脫自然,而且崇善反暴,是稱黃老之學。其後的莊子,就承襲了黃老學術,當時的墨 家、名學、法家、乒家、刑家及陰陽家等,他們的學術思想,大部分源自黃老思想之道家,且逐漸形成了黃老道及方仙道的盛行,儒生如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和觀 念,仍舊是遵循道家的說法。

  其時我國的祭祀制度和宗教活動已經非常完整,如對天、地、星辰、時祀、山川、社稷、五祀及厲神的崇信,是我國當時的普遍宗教思想和現象,而對老子的崇 拜,自秦漢,已經是普遍的宗教信仰。西漢文景時代,由於推行黃老之治而天下太平。武漢之時,雖言獨尊儒術,但儒家儘言人生入世之學而不談神道,因此它不是 宗教而不用宗教儀式。東漢時學道之士張道陵 在鵠鳴山中苦修道法和神學,並且依照上古封禪郊祀的制度,訂立了三種科儀,敬天理神,規範信眾,以道家的思想,陰陽家的學術和神仙家的方法,結合當時盛行 的老子信仰,形成一個有組織,有制度的教團,正式用道教之從事闡道利生宗教活動,古代奉道之士的方士,自此以後亦漸稱為道士了。

   張道陵正式行教初期,號稱天師道,設二十八治,信者以四川漢中一代為主,嗣後張衡到江西龍虎山講道傳道,長江以南地區,道教方始漸盛。當時道教教人誠 信不欺之理,人如有病或有罪,均需首過其罪,承認自己的過錯,用清靜、懺悔來化育人民,又設義舍、義米出外之人可以免費住用,人人認為方便;再那同時,於 及所奉之太平道已甚流行,惜後被張角等人所利用。

  魏晉南北朝時,敬神祀祖的道教已經十分流行,當時人民因痛恨世間奸詐殘忍,知識份子多信老莊之道,蔚成一時風尚,解釋老莊之著作很多,五胡亂華之際, 亦藉道教組織及民族意識,而發揮其高度潛力。南北朝時,南朝的陶宏警和北朝的寇謙之,都被尊為國師,講道授徒,朝中大臣,多數成為他二人之弟子,一時間 宮、觀、院、壇之建築及祈禱齋醮之舉行,以及勸善規過,化民成俗的功德比比皆是,此其前,句容的三矛,西山許遜的淨明及葛玄的閤皂等道派已經大盛,迄至唐 代,道教已經風行天下盛極一時。傑出的道教先師如葛洪、陸修靜、陶宏景,對道教理論的確立,經典的編纂、修養成就及科儀的刪訂,均有卓越的貢獻。

  唐朝雖然教派很多,但宮廷之內特別尊崇道教人士,有名之大臣如魏徵、李泌、李白等都曾當過道士,公主入道為女冠者甚多,儼然已成風氣,玄宗時在京師設 立崇玄館,建太清宮,以首相為宮使,並領崇玄館事,於各州郡設紫微宮,以副相領觀使,史稱宮關使,以主管天下之道教宮觀,開元二十五年並置玄學博士,每年 依明經之列甄拔「道舉」,考試老、莊、文、列之經義,時稱道學,高道羽化,賜諡○○先生。

  宋時仍因唐制以首相副相為宮觀使,另置「道學」為道者教育機構,而且子女如為女道士或童子入道者,均須入學,入學甄試以誦讀道德經、南華經、靈寶經、 度人經、救苦經、玉京山及消災經等可以斷句為中式,並由試官給據以名報有司。宋代天子多崇信道教,行政上因受道教影響而尚寬厚,國內之宮觀在制度上規定為 大臣退休賦閒之所,並列「祠祿」以為支應,政教配合,最為和諧,是道教最為安定之時期。因此,唐、宋兩代,道教名人輩出,是道教之極盛時代。

  遼金時代,華北一帶興起三個新道派:全真道教、真大道教及太乙宗,其中以全真教範圍最廣,勢力最強,影響最為深遠,金元之際,全真龍門派長春真人邱楚 機跋涉萬里,西過流沙而至雪山面謁成吉思汗,元太祖設經莚恭聆邱祖順應天理,以柔克剛,只殺愛民,敬天重道的宣化,大表敬佩而奉為國師,稱為仙翁,併力維 道士安全,因而大河南北百姓多賴道教以為庇護,一時黃冠滿天下,是以中原方未遭致類似西域之慘禍,宋朝遺臣遯隱於道教以黃冠終老者,概不追究,百姓於入道 後,則免伕役稅賦,其時,有名的道人,多稱先生或真人,地位十分尊崇,但以道教民族意識濃厚,於元中葉以後,對道教崇信漸衰,藉故盡焚道藏,廢置宮觀,道 教因而衰退。

   朱元璋創建明朝,多賴道教支流異端的紅巾之力,太祖深悉道教崇尚慈愛自然,且言天道靡常唯德是歸,不利於專制統治,固於得國之後,雖然表面尊崇道教, 實暗壓抑道教,力使道教思想完全脫離塵俗不涉世事,而專司齋醮祀典,道眾之傳習更加例禁,至此道教型態大變。滿清入主中華,深知道教富於民族思想,於是道 教大受貶抑,以致教義不彰,日益寖衰,但民間祈禳敬祖仍多延請道流,習俗婚喪,仍本道教成規,但道教本旨已經彌晦,致使市井游閒之徒,以及種種愚昧落伍之 迷信行為,多託名依附於道教,乃致積非叢尤,使道教蒙謗至深,部分知識份子,因不明道教本義,輒以淺見詆毀道教,而迄今依然。



轉載自  群聚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6: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