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寶話題] 母乳喂養時間過長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3 15:23: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現代人相信科學,後現代的人不僅僅相信科學。因為科學並不能研究和解釋一切。

我們知道,嬰兒奶粉的研製過程是這樣的:實驗人員首先分析母乳的各種化學成分和含量,而後將各種營養物質即化學物質進行配比混合,使嬰兒奶粉的這些能夠分析出來的化學成分盡可能地符合母乳的成分和含量。

這樣做需要一個前提:我們相信目前的分析化學技術能夠分析出所有的成分。實際上,這個前提是做不到的。很可能母乳中含有一些微量的成分,它們對嬰兒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人類化驗不出來;或者儘管能化驗出某種成分,但是無法製造出來。這就是科學技術的局限。

以上僅僅是從化學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母乳所帶給嬰兒的情感、母子間的連接和感應、嬰兒吸吮母乳的那些微妙的感受,是什麼都替代不了的。儘管我們永遠也分析不清楚母乳喂養的過程是怎樣帶給嬰兒安全感,並且為TA的人格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們可以相信,大自然安排母親產生供嬰兒食用的乳汁是有道理的。人類文明無論如何發達,都無法超越大自然的力量。要想獲得嬰兒(包括母親本人)身心健康的最好辦法,就是對自然懷有敬意,順應自然規律。

在心理諮詢的臨床上反复證明了母乳喂養的好處。那些嬰幼儿期接受母乳喂養,沒有離開媽媽身邊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為相信自己、相信他人,樂於建立親密關係的成年人;而許多失去母乳喂養的機會,或者被送到其他人那裡撫養的孩子,比較容易成為多疑敏感,缺乏安全感,總是處於心理衝突之中的成年人。

母乳喂養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孩子越小,對母親的心理依賴越強烈。嬰兒出生後,並沒有自我概念,保存生命的本能使TA強烈地希望與母親成為一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保護,並且及時滿足TA的需要。在孩子1歲以內,母乳喂養以及母乳喂養帶來的心理滿足是必需的。

1歲以後,孩子的消化系統已經適應了正常的人類食物,孩子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比較發達了,孩子的自我意識漸漸強烈。此時,TA的心理需要有兩個方面:既要依賴母親的保護,又渴望獨立自主。

作為母親,要尊重孩子的兩個看似對立的需要,一切從孩子出發,從此時此地出發,不要一味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此時母乳的作用,不再是孩子必需的營養來源,而是聯結母子的紐帶之一。聯結母子的紐帶很多——比如撫摸、說話、目光交流等——母親不必堅持母乳這一個方式,建議以其他方式逐漸替代母乳的作用。

實際上,母乳喂養的時間過長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母乳的象徵意義是:孩子,媽媽和你是一體的,你在媽媽懷裡很安全。1歲後的孩子希望打破這種一體感,找到獨立的自己。一些斷奶很晚的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比較弱,自立能力差,而且一些男孩子在性心理髮育上比較遲滯。這些都不利於孩子長大後獨立面對社會,與同齡的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我們建議孩子的斷奶時間在1歲左右,最晚不超過2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06: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