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3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山水 陳庭詩

山水
陳庭詩
水墨
墨、紙本
59.5 × 39cm
1986
作 品 賞 析
陳庭詩的運筆饒富動勢,右後方瀑布以大筆揮灑數道水流傾洩而下,畫面動勢隨著延展到右前方湍急的流水上,再一折至畫面下方。此處作者一方面改以清晰的線描勾勒出溪石旁急流的渦旋;另一方面又借著對濕潤土坡的大筆皴染,引導動勢往上推移,來到坡上古樹間,並隨古樹斜倚的姿態將視點再牽引回右方的瀑布上。此種動勢的安排使畫面產生不斷旋繞的不安感,造成騷動不安的意境。此外,亦用濕筆渲染作團塊狀的樹葉,墨色濃重沉鬱,運筆快意適性,深淺交疊的墨色暈染為畫面營造出水氣氤氳的動感。(文/楊佳蓉)
藝 術 家 小 傳
一九一六年生。福建長樂人。出身書香門第,四歲啟蒙,八歲時嬉戲發生意外,損壞聽覺。十三歲習國畫,十七歲習西畫。一九三八年投稿福建省黨部抗日刊物,被聘為編輯,旋升主編;再轉入軍中政工,時印刷製版原料無著,開始以木刻製版直接印刷,是為木刻版畫始。閩江戰役撤守,回上饒三戰區政治部,仍任政工,浙贛路再撤守,投贛州中華正氣出版社任編輯,贛州再轉移,隨蔣經國先生入青年軍,至勝利復員來台。曾任省立圖書館組長九年,辭職後恢復作畫,專業至今。作風初為自然主義,後加入現代版畫社,始進入半抽象,而全抽象。是時亦為五月畫會會員、國際藝術造型協會會員。一九七○年得韓國國際展首獎、中華民國金爵獎。參加國內外大展,個人展十餘次,作品廣為收藏。足跡遍歐美東南亞及大陸各省,遠至西北邊區。出版畫集四種。後居台中,為中部雕塑學會評議員、現代眼畫會會長。作者初習傳統國畫、書法、篆刻、詩詞,擔任抗日刊物始專心於版畫。及來台後,物資日豐,復兼作水墨畫、壓克力畫及鐵雕。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