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2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0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家人第二次南遷,起於黃巢起義戰亂,話說唐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黃巢發動農民起義。一年的端午節黃巢繫著黃頭巾騎著一匹黃膘大馬正率領部下追擊唐軍,途中,黃巢在逃難的人群中忽然看見發現一位大嫂,只見她身背一個十一二歲的大男孩,手牽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蓬頭垢面,拚命狂奔。黃巢覺得奇怪,便躍馬上前攔住了婦女的去路,喝道:「站住!你這個婦道人家為何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而把小孩子牽在手中?任他稚弱的雙腳奔波吃苦?快點把道理告訴本王,否則,我手裡的劍可不認人了!」這位大嫂把兩個孩子緊緊地護在身後,回答說:「這個大男孩是我哥嫂的遺孤,他們兩個都在戰亂中遇難死了,這是他們的獨苗;而這個小男孩是我自己的孩子。因此,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也要保住我哥嫂孩子的性命,讓他長大成人,傳遞下一脈香火。」
黃巢聽罷,仰天長歎。他用佈滿血絲的眼睛盯了婦女良久,然後收起手中的長劍,默默地轉過身,從馬背上拋下一句話說:「黃巢的兵是保護窮人的,你到新的地方以後,記住在門框上掛起新鮮的葛籐,我回到軍營之中會曉諭自己的士兵,不要騷擾門前掛有葛籐的人家,你快走吧。」大嫂目睹黃巢的背影騎馬離去。這位大嫂就是逃難中的客家人,她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所有客家鄉親。不久他們來到了石壁村,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起了綠色的葛籐。黃巢的大軍像狂風般席捲而過,因為葛籐的緣故,客家人免遭洗劫。
以後客家人到端午節就有了掛新鮮葛籐的習俗,也有的找不到新鮮葛籐就掛青枝替代,說是可以祛除災禍。在寧化石壁村至今仍有葛籐坳這樣一個富有紀念意義的地名。
小詞典——黃巢: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山東人,僖宗乾符元年,王仙芝率領農民起義,次年黃巢率數千農民起義響應。王仙芝犧牲後,起義軍推黃巢為領袖,號沖天大將軍。起義軍所到之處,宣佈唐王朝的各種罪狀,嚴懲貪官,救濟貧民,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僖宗廣明元年,起義軍攻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年號金統。後因內部分裂,大將朱溫叛變,唐王朝又利用沙陀族酋長李克用率軍進攻,黃巢被迫退出長安,於公元八八四年犧牲。黃巢所領導的農民軍雖被鎮壓了,但卻給唐王朝以致命的打擊。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以物言志,體現了其宏大的氣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