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5-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0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配合幼托整合政策,教育部訂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近期出爐,10月將正式公告,該課綱分為語文、美感等六大學習領域,各領域再訂出6至14項課程目標,且針對2至6歲不同年齡幼兒發展,訂出各階段學習指標,教育部將自明年起開始逐步輔導全國7363個幼兒園運用貫徹課綱,協助幼保人員培養出具備「表達溝通」、「想像創造」等六大能力的新生代。
教育部國教司科長許麗娟表示,以往幼稚園僅有課程標準,托兒所沒有教學指引,配合幼托整合政策,教育部訂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將課程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六大領域,透過各領域課程的規劃與實踐,引導幼兒擁有「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等六大能力。
許麗娟指出,學前教育不是教知識,而是教能力,不像小學有教科書進度。幼兒園教保活動是以幼兒生活為基礎,並統整方式實施,換言之,幼兒園課綱雖然分為6大領域,但並非採取「分科教學」,而是在同一個教學活動,涵蓋2至3個課程。
國教司承辦人王怡真指出,每個領域課程也都訂出若干個課程目標,不同年齡幼兒,因發展成熟度不同,相同活動學習重點也不相同,其學習指標也不同,但不同於「九年一貫課綱」,「幼兒園課綱」的學習指標並不是「評量」指標而是「教學發展」指標。
以「語文」領域的課程目標「看圖敘說」為例,開學期間,教保人員安排圖卡介紹幼兒園整天作息流程的「快樂來上學」活動,由於3至4歲幼兒缺乏團體生活經驗,因此教保人員可鼓勵孩子嘗試說出圖片的內容,例如鋪睡袋睡午覺。
針對有團體生活經驗的4至5歲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可引導孩子說出其中幾張圖片之間的關聯性,例如洗完手以後準備吃午餐;至於5至6歲幼兒,可運用圖片引導孩子說出一整天的作息,看圖說出有主題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