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61|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19 04:1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創始於1842年的英國《倫敦新聞畫報》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圖畫為內容主體的周刊。其以密線木刻版畫和石印畫,再現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畫報初始就對中華帝國表示密切關注,派駐大量畫家兼記者,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國發回了上千張關於中國的速寫和幾十萬字的文字報導。通過500張罕見西方版畫和50萬字西方記者一手現場報導,為我們展現了19世紀中國世俗社會生活場景。



1858年1月23日刊,大敗鬼子真圖,珠江上發生的佛山水道戰役——根據一幅中國畫繪製。


1842年11月12日刊,“復仇女神號”運輸船砲擊中國戰船——根據東印度公司擁有的一張速寫繪製。在攻占廣州和1840年以來在中國的幾乎所有戰役中,“復仇女神號”戰功卓著。


1858年6月26日,英國與中國在天津舉行和平條約簽訂儀式。


1861年1月5日刊,去年10月24日,額爾金伯爵進京簽署英中和約——根據本報特派畫家從安東門上所畫的速寫繪製。


1861年4月13日刊,中國賠償戰俘及家屬的銀兩正在過秤。去年10月15日,克蘭忒爵士發布了一項聲明,要求中方為英國戰俘們支付賠償,並與英國簽訂和約,否則便要洗劫北京城。


1860年10月13日刊,北京城地圖。北京由一些環城組成,每一個都由環繞的高牆隔開,共16座城門,佔地面積25到28平方英里,裡面有大量園林,房子極少超過一層。


1861年4月6日刊,中國火砲,分別為第二號、第四號、第六號砲。畫報上寫道:17世紀末,南懷仁教中國人如何用黃銅和鑄鐵造大砲時,還有人抵制。但直至如今,中國人仍不知道我們鏜孔的方法,更不知道鏜來福線的方法。這些炮堪稱古董。


1844年12月7日刊,一張奇怪的關於英國軍艦的中國畫。一位中國畫家所畫的一艘剛剛抵達香港的英國軍艦。中國人在最早見到英國輪船時稱之為“火妖怪”。


1857年4月25日刊,關於英國水手的一幅中國漫畫。圖上的解說文字為:“此物出在浙江處州府青田縣,數十成群。人御之化為血水,官兵持砲擊之,刀劍不能傷。現有示,諭軍民人等,有能剿除者,從重獎賞。此怪近因官兵逐急,旋即落水,逢人便食,真奇怪哉。”


1853年11月5日刊,南京的太平軍首領和士兵們。


1857年3月14日刊,中國的叛匪。


1855年12月21日刊,南京太平軍。


1855年12月21日刊,年輕的南京叛匪。畫報記者描述稱太平軍起義者的模樣極為怪誕,因他們與天朝的普通習俗反其道而行,把頭髮留很長。


1846年2月7日刊登,清朝欽差大臣耆英在香港的隨從行列——根據維多利亞城一位記者的速寫繪製。香港的維多利亞城曾因英國當局接待清朝的欽差大臣耆英而成為了一個舉行盛大慶典的喜慶場所。


1861年1月5日刊,北京街景,一大群天朝子民在圍觀“蠻夷”。在城樓前的一個十字街口密密麻麻地站著一大群驚訝不已的北京居民,張口結舌,瞪大眼睛注視著站在城​​門前的歐洲士兵。


1873年2月22日刊,北京天壇。


1857年4月4日刊,中國的罪犯被押往刑場——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57年4月4日刊,中國罪犯用鐵環絞刑處死——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57年4月4日刊,中國罪犯的頭顱被放在籠子裡示眾——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57年2月14日刊,廣州城牆之內的街道——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57年4月18日刊,被燒毀前的廣州外國商館“十三行”——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58年5月22日刊,廣州的一位英國商人在街頭叫賣他的商品。


1873年4月5日刊,上海的一家當舖。拿到當舖來做抵押的主要是衣服。當冬季結束之後,許多人會把衣服拿來抵押一小筆錢,他們認為東西放在當舖裡比較安全。當時在上海英租界裡有家這樣的當舖。一些偷來的財物若值錢一般都在大當舖裡。假如抵押者不能在六個月或八個月之內贖回抵押物品,物品則歸當舖老闆。


1854年4月7日刊,德魯里巷劇院里中國雜技劇團為英國觀眾表演“飛刀”節目。


1857年7月18日刊,倫敦畫報特派畫家在中國畫速寫。


1857年2月14日刊,中國的訂婚儀式——根據一位中國畫家的作品繪製。


1873年1月4日刊,中國的婚禮行列之一。新娘坐著花轎前往婚禮,她的父母或直系親屬分別騎馬護送她到婆家。同行的還有儀仗隊的鼓樂手、旗手和身穿制服、抬著嫁妝的僕人。


1873年1月4日刊,中國的婚禮行列之一。


1873年1月4日刊,中國的婚禮行列之一。新娘應該出自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家庭。她身邊的一切都標誌著財富和世俗的尊貴。


1873年1月4日刊,中國的婚禮行列之一。


1873年1月4日刊,中國的婚禮行列之一。


1868年8月8日刊,上海的一次中式婚禮。新郎是在日本函館某商號當代理人的一位35歲男子;新娘20歲,是本地一位富商的女兒。所有的來賓都身穿他們最好的衣服。


1873年1月4日刊,北京的皇宮舉行中國光緒皇帝的婚禮。當新娘到達位於后宮的目的地之後,東西兩宮皇太后都會來到新娘所坐的黃色大轎門口迎接她。盛大的皇室婚禮跟普通娶親行列有所不同,後者的衣服顏色以及那些彩色旌旗、龍形紋章和謎一般的箴言都是天子皇宮裡所特有的。


1858年11月20日刊,中國的鴉片鬼。在中國人躺下來抽鴉片的房間裡擺著許多木床,床上有可以倚靠的枕頭,一般來說還有一個可供賭博的偏房。


1858年12月18日刊,鴉片行兩位合夥老闆在監督鴉片浸膏的製作過程。鴉片貿易主要掌握在英國和印度帕西商人的手中。他們將鴉片賣給中國的代理人和商人,再由後者加工成可供人們消費的鴉片浸膏。這一過程包括好幾道煎熬濃縮、過濾和脫水,直至浸膏變得跟粘稠的糖漿一般。


1858年12月18日刊,正在抽鴉片的夫婦,一個奴婢站在一旁伺候,手裡端著一個盛有米糕的盤子。


1858年12月18日刊,鴉片鬼在花光了所有的錢之後賣光了衣櫃裡所有的衣服。


1858年12月18日刊,鴉片鬼在賣完了家裡貴重的衣服後開始賣家具,用極賤的價格換取繼續抽鴉片所需要的錢。


1858年12月18日刊,鴉片鬼向妻子和女兒乞討買鴉片的錢。


1858年12月18日刊,在疾病和痛苦的折磨之下,鴉片鬼中年夭折,妻子和兄弟正在哀悼躺在破席子上的鴉片鬼。他的屍體旁插著幾根香,並擺著幾塊米糕,以作為祭祀死者的供品。


1842年6月4日,中國的道光皇帝。畫報稱當時道光皇帝及其王國均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英軍所向披靡。


1858年2月13日刊,兩廣總督葉名琛——根據中國畫家的一幅作品繪製。中國人從廣州運走了他們的貨物和動產,並在地下埋了許多地雷,以便能炸死盡可能多的番鬼。葉名琛本人親自督辦此事。
葉名琛1847年任廣東巡撫。咸豐二年(1852年),升任兩廣總督;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俘,卒於印度。


1861年4月13日刊,清朝將領、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根據貝亞托先生的一張照片繪製。
僧格林沁,蒙古族,嘉慶帝嗣外孫,清朝名將。活躍於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與捻軍作戰時戰死。


1842年12月17日刊,中國的大使。


1865年9月30日刊,詹世釵與妻子和僕人站在一起。當時他19歲,是已知最高的中國人。詹世釵身高7英尺8英寸,體重約280磅。他因鶴立雞群的身材被稱作“詹五九”。他的妻子跟普通的中國女子一樣,也纏著小腳。他的僕人是身高僅3英尺的侏儒。
詹世釵(1841年-1893年11月5日),字玉軒,乳名五九,有「中國巨人」之稱,19世紀清朝人,生於道光年間,卒於光緒年間,其身高高逾240公分(8英尺)以上


1858年6月5日刊,廣州的英國警察和中國警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11-2 17:08:57 |只看該作者
很珍貴的畫圖,可以讓我們一看以前的生活,感謝大大的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5 21: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