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茶樹之野生種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19 09:23: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茶樹之野生種

茶樹品種在茶樹的生產上是決定茶品質風味一個很重要的因子,它是茶樹育種栽培、生物技術研發上的重要材料,在人們重視永續農業經營的今天,同樣會去重視茶樹品種資源之保育與利用。



在人類懂得茶樹的栽培利用之前,茶樹應該都是野生的。沒有被人類作為栽培品種之野生茶樹也是茶樹品種資源的一部份。茶樹因為是一種常異交作物,故它的品種資源是相當豐富的。在茶樹的野生種上,中國大陸曾在10個省(區)198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特別於雲南、貴州、廣州、四川山區為多,野生大茶樹的普遍特徵是:樹體高大、葉厚富革質、花大瓣多、種子呈錐或腎形、種皮粗糙、烯指數(TI)較低、抗旱、抗寒性強、少罹病蟲害、但扦插繁殖力低。在台灣則分別在南投魚池及鹿谷、高雄六龜與茂林、嘉義番路(瀨頭)及台東鹿野是為本省野生茶樹的分佈地點。



台灣野生茶樹種原的調查



根據早期研究台灣野生茶樹者之報導,清康熙36年(西元1697年)郁永河所著之「裨海遊」的附冊「番境補遺」中即記載在水沙連(今埔里一帶)山區有丈高的野生茶,有漢人利用焙製茶葉。康熙56年發行之諸羅縣志也提到水沙連原始森林中野生茶樹的生長狀況。據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台灣使槎錄所引用之赤崁筆談亦指出每年通事與原住民議定日期在水沙連山中採製野生茶葉。



日據時代先後有佐佐木舜一(1935年)、正宗嚴敬(1936年)及鈴木重良(1937年)曾對台灣中部野生茶樹進行研究調查及命名,鈴木氏認為似阿薩姆種,但葉脈無毛,花瓣較少(此點與大陸發現之野生茶樹一般特徵不同)。西元1937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之「台灣茶樹栽培法」則將台灣中南部野生茶樹分為山茶及赤芽山茶,並述二種形態之差別。根據日本「茶遺傳資源在國公立場所之保存總覽」一書(1987)記載日本曾於西元1930年引入台灣原生茶(山茶)種子。

台灣南部野生茶樹之分佈在日據時期即發現於高雄縣茂林鄉之多納村及瑪雅村。在西元1916年服務於鳳山熱帶園藝支所的田代技師把高雄山區野生茶樹的分佈告知對茶葉產製有濃厚興趣的科正忠(服務於新竹州勸業課),科正忠隨而進行高雄山區野生茶樹之調查、產製工作。



日人北村四郎(1950)對台灣野生茶樹曾作:「葉形似阿薩姆種稍寬,葉尖較阿薩姆尖,新芽無毛,花瓣較少,耐寒性強,屬茶類」之報告。且日人橋實先後二次(1966及1969年)來台調查野生茶樹,彼認為台灣野生茶樹有二品系分佈於山丘地帶,有一品系分佈於高山地帶。國人吳振鐸等人於1969及1970年分二次調查眉原山野生茶樹之起源、地理分佈及形態特性,認為依據葉及花之外形以及葉中柵狀細胞只有單層之特徵,眉原山野生茶樹較似阿薩姆種,但其地面之叢生分枝,石核細胞中腔之廣大,葉中石核細胞伸長觸及上下表皮以及花柱特粗等特徵均為喬木型阿薩姆種所少見,分佈於眉原山海拔1,400至1,780餘公尺者確屬原始林之野生茶樹。何信鳳與王兩全於1976年至1978年曾對魚池日月潭區、鹿谷鳳凰山區及茂林南鳳山區之野生茶樹加以調查,認為全區野生茶樹受病蟲最為嚴重者為茶天牛及紅頸斑蛾,茶天牛頗為影響野生茶樹之壽命,使其不易超過200歲之壽命。



呂勝由與楊遠波(1987)曾於1986年分別調查高雄縣茂林多納村(海拔1,150公尺)及台東鹿野永康山(800-1000公尺)之野生茶樹,彼等提出台灣的野生茶樹僅有一種(亞種),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 (L.)O.Ktze. subsp. Buisanensis (Sasaki) Lu&Yang中文為武葳山茶。



1988年起連續三年茶業改良場在農委會加強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農建計畫補助下再度進行眉原山、日月潭德化社,鹿谷鄉鳳凰山、六龜山及鳴海山,嘉義縣番路鄉瀨頭(草山)及水井等西部山區,及東部鹿野永康山區之野生茶樹調查,對本省野生茶樹之分佈現況有進一步之瞭解,對永康山之野生茶樹並進行錄影調查。





野生茶樹之保存與利用



日據時代在眉原山曾設置野生茶樹保護區,面積計16.3公頃(屬大甲林管處第136林班第26小班)。惟王兩全先生於1988年前往調查時,已未能發現野生茶樹,蓋因造林而將保護區廢棄。



影響野生茶樹保存之因子除了上述之造林外,尚有火災、濫墾如農民砍除茶樹幹採茶或培育香菇。野生茶樹之現地保存在眉原山135林班及永康山之茶樹過去已由林務局劃為保護區,此外六龜分所試驗林區及南鳳山野生茶樹亦分別設置保護區。



對於本省野生茶樹種原之利用早於1925年即開始,當時之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曾比較阿薩姆茶種子與野生山茶種子播後之茶苗發育狀況,其後將苗木移植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此後該支所亦陸續自魚池山區採集野生茶種子及自眉原山採取野生茶樹苗種植加以觀察。



為加強野生茶樹之保存與利用,目前茶改場楊梅總場、魚池分場及台東分場均設置野生茶樹種原圃或於茶樹種原種圃包含有野生茶樹。魚池分場曾利用野生茶樹與Jaipuri、Manipuri、Kyang、Shan、大吉嶺、緬甸種、祁門種等雜交,選得緬甸種(母本)×山茶(父本)之雜交種,獲得一優良品系,該分場正進行試驗資料整理,準備申請命名中。至於利用野生茶樹進行商業化栽培在眉原山及六龜亦有一兩個例子。



本省之野生茶樹除眉原山區仍保存較為完整之自然生態外,其餘已不完整。雖然這些野生茶樹與台灣後引進之栽培茶樹無關連,對於這些台灣特有之茶樹基因之保存仍值得吾人加以思考與重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10: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