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2-19
- 最後登錄
- 2018-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94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0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常常聽到產後憂鬱症,其實生產前的懷孕期也有產前憂鬱症!準媽媽懷孕後,面對外表體重的改變,還有生理上荷爾蒙變化,情緒起伏本來就會比平常還要明顯,如果再加上家庭與工作等生活上所帶來的壓力,就容易產生憂鬱等負面情緒,不僅容易導致胎兒發育遲緩、體重不足,也可能引起早產。因此,除了孕婦本身透過生活作息跟飲食等方式,維持輕鬆健康的身心,身邊的親友也應該多加關心與體諒,讓準媽媽們可以輕鬆度過懷孕與生產期。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禹宏醫師表示,台灣估計大約有1/10的孕婦在生產前後出現輕微的症狀,包括吃不下、睡不好、情緒低落、心情不佳,甚至體重不增反減等,這是由於體內的荷爾蒙變化,加上生活習慣形態的改變,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們,因為經驗不足,容易胡思亂想與適應不良。而生產後,哺餵與照顧孩子,也讓新手媽咪手忙腳亂,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更容易導致情緒上低落或是不穩定。
一般來說,除非是很嚴重的案例,否則醫生都不會建議孕婦服用抗憂鬱藥物,以免影響胎兒發育,但是預防產前產後憂鬱症不是沒有對策。林禹宏醫師說,除了自我調適及親友的支持,孕婦可以多吃魚或服用DHA。
1998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發現DHA的攝取量和憂鬱症負相關,2002年的研究也發現母奶中DHA的量和產後憂鬱的發生也是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DHA攝取量越少,憂鬱症的發生率就越高。在懷孕中,因為孕婦要供應DHA給寶寶,容易發生DHA缺乏,使產婦容易發生憂鬱症。婦女如果想要增加DHA的量,可以服用含DHA的健康食品,或者多吃鮪魚、鮭魚、海藻或其他含有DHA的食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環境保護局(EPA)在2014年6月建議孕婦應該多吃魚,以幫助胎兒的腦部發育,他們建議孕婦每周最少要吃8盎司的魚(等於226公克或6兩),最多每周不要超過12盎司(等於340公克或9兩)。
不過目前海洋汙染狀況嚴重,多吃魚可能有汞及戴汙染奧辛等污染的顧慮。林禹宏醫師提到,汞在生物體內無法排泄,因此會經過食物鏈而累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孕婦、可能懷孕的婦女和幼童,不要食用鯊魚、旗魚(sword fish)、青花魚(king mackerel)和馬頭魚(fled fish),因為牠們所含的汞含量比較高,可能損害胎兒和幼童的腦部。
因此,林禹宏醫師建議,魚的種類應該多樣化,不要常吃同樣的魚,並且避免吃上述的大型魚。此外,如果無法吃到足夠的魚,可以補充DHA(懷孕期及哺乳期的婦女,每日應攝取200mg的DHA)。除了在魚類,海藻也含有DHA。和魚類不同的是海藻比較不會有汞污染的問題,也不像魚油有魚腥味。尤其是素食的孕婦,更可以放心補充。
林禹宏醫師強調,除了飲食作息,孕婦本身也應該多運動、多出外散心、從事喜歡的休閒活動,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而另一半與親友的支持與體貼,更是避免憂鬱症上身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