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2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8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行書 程滄波

程滄波
行書
書法
墨、紙本
33.5 × 134.9cm
1981
作 品 賞 析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謝朓詩。建國七十年。滄波程中行。
作者鈐印(朱文白文):程中行。滄波。
釋文:芳州有杜若。可以贈佳期。望望忽超遠。何由見所思。行行未千里。山川已閒之。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
藝 術 家 小 傳
生於清光緒二十九年,幼遵父命,執於邑賢錢名山門下,因好學強記,奠立了國學基礎。上海聖約翰大學肄業,轉入復旦大學畢業,旋留學英國,考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就讀,其後再赴英倫,研究政黨政治。年二十歲,即喜編譯政論著述,為陳布雷所激賞,推薦為時事新報主筆,民國二十年受任立法委員,二十一年中央日報社改組,被推為社長。抗戰時期,特派為監察院秘書長兼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戰勝利後,轉任江蘇監察使,行憲開始後,當選為立法委員,先後問政五十年。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發生,蔣總統召開廬山談話,發表聲明,及三十八年一月的隱退文告,皆為中行先生秉命執筆,兩文鏗然有聲,由此先生文筆之犀利及其受倚重可知也。先生幼年時期篆隸行楷四體兼臨,十五、六歲耽研張遷、禮器、史晨、華山等碑,歷時三年;弱冠以後完全寫帖,尤其是抗戰時期,居住於重慶的時候,書寫的功夫最持久而最徹底。丁念先曾謂:「抗戰勝利後,我重回上海;……發見了專寫二王的三顆新星,那就是程滄波、董開章和白蕉。」可知中行亦早負書名。劉太希亦曾謂:「程滄波先生書法得晉唐之逸麗兼具明人樸茂,而用筆取勢,如昔人所謂飛鳥尋巢,驚蛇入草,彌堪寶玩。」先生雖歷任顯職,然始終不廢藝事,平日習字之勤,寒暑無間,為一堅苦卓絕之篤行者。晚年復致力北碑,樸茂沉著,一如其人。先生曾膺任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並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組團赴日訪問,並舉行中華民國當代書法展覽,著有「時論集」,「滄波文存」等行世。(文/陳宗琛)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