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88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50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先認識自我後認識啊啦
穆聖說:“如果你真正認識自己了,便認識真主了。”從宏觀講,真主創造了宇宙萬物和人類。時至今日太陽、月亮、地球仍是真主的原造,空氣、水、糧食依然是橫貫古今維持生命的原料。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宇宙的奧秘,2000年4月23日美、英的天文學家從地球上用高精望遠鏡眺望宇宙有多大、多遠?望到246億光年仍看不到邊緣,如果牛郎星座給織女星座打電話,需要16年的時間才能打通。美國生物學家集中研究世界2000多種螢火蟲,它的尾部發光器,只發光不產生熱的道理,還是不明白。
從微觀上看人類,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在人體的宇宙裏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一個人每天心跳平均10.8萬次,肺呼吸2.6萬次,腎臟過濾1700升的血液,胃分泌1.5升的胃液。
人體的骨骼由206塊骨連結而成,骨骼肌有600多塊,450對肌肉,80多萬根汗毛孔,人體如同一座裝置著精密儀器的高科技工廠,裏面含有由4萬億到6萬億個細胞所構成的複雜結構,整個系統隨著心臟的搏動而不停地新陳代謝。
人的體內,大小血管連接起來可以圍繞地球兩周半(10萬公里),血液占人體的1/13,血液裏的2/3是水(即血漿),還有1/3是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它們像船一樣浮在血漿裏,紅血球把氧運輸給人體的各部位,又將二氧化碳(廢物)運出來;白血球是一支野戰部隊,專門消滅體內的細菌;血小板是泥瓦匠,對皮膚傷口進行修補。
人有一雙水靈靈的眼睛,正因為眼皮薄松彈力強,睜眼閉眼才較方便,不但快而且省力,由於血管豐富,血液供應充足,才容易消除疲勞,眼輪匝一放鬆,輕巧的眼皮,又自動彈回,眼睛睜開了,這是真主多麼巧妙的安排。
人體是一個無煤的“火光爐子”,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脂肪是在人體各種酵素的作用下燃燒——被氧氣氧化,雖然不發火卻能放出大量的熱來,蛋白質燃燒後變成了尿素從小便排出,脂肪與糖類燃燒變成二氧化碳與水,從你鼻孔跑掉,水分有的從肺部跑掉,有的從皮膚與大小便排出。
人的鼻孔象雜亂的叢草,正因為亂,才能阻止空氣中的灰塵,這是頭道關;二道關是鼻粘膜,它能經常分泌粘液,攔擋漏網的灰塵,當大粒灰塵偶然闖入時,由於鼻孔發癢,全身來個總動員“嚏”然一聲,把那些灰塵驅除出境,鼻孔除了“除塵設備”還一套“加熱設備”與“加水設備”來保護肺部,在鼻孔裏有幾片佈滿血管的薄肉片(叫鼻甲),它象一排“暖氣片”似的,把吸進來的冷空氣預熱一下,然後進入肺部,使肺不遭寒冷。
更奇異的是食管,下連胃,而氣管下連肺,這兩條管子在喉頭上互相緊靠。氣管在前,食管在後,而一起開口於咽部,氣管上方有塊“會厭軟骨”,當我們吃飲時,呼吸暫時停止,“會厭軟骨”就下降,正好蓋住氣管入口,當我們吃完,而需要恢復呼吸時,“會厭軟骨”就上升,使空氣得以進入氣管,這種精緻的安排,只靠真主的恩賜。
再看看人腦與電腦的比較,人的大腦由六部分和脊髓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最高司令部,成人之腦重為500克左右,它有140億個神經元與9000個輔助細胞,任何高級精密的電子電腦都無法與它相比。人腦的潛力很大,一般人的終生思索充其量只用了腦力的15%,故人活近百歲,還可以正常思索。而電腦再精細,也是由人腦製造而成,人的大腦是真主賦予的,為什麼把遠遠超過電腦的人腦認成是“自然而有”,而不感謝偉大真主賦予的恩惠!
一個人的身體,除了目能見,手能觸的軀殼外,還有一個不可知,不能見,只能意會和體查的東西在支配著軀殼。有了它,就靈活行動,沒有它,就成僵屍一具。這東西在人和動物身上稱之為“生命”,阿文稱“魯哈”,在實物和種子上叫“生機”。生命和生機無形態,任何人都不能看見在人身的那部分,“命”無形而在周身,真主無形,而造宇宙萬物,否認真主實有的人,如同否認一個有理智、會勞動的人沒有靈魂一樣,認識本身的靈明便認識真主了。
真主說:“安拉使你們從母腹中呱呱墜地,你們本來一無所知,他賦予你們耳(聰)目(明)心(思)的能力,但願你們知恩感激。”(16:78)
真主說:“我創造人類,用精煉的泥,然後使它成為一滴精液,儲於堅固的容器;然後,我把精液造成血塊,再使血塊成為肉體,又在肉裏造骨骼,更使肌肉附於骨骼,終於把它塑造成新的型體,願安拉賜福啊!他的創造美妙無比!”(23:12-14)
人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各司其職奧妙無窮,特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動機”是人的“心臟”,每分鐘輸出5-6公升血液,而行程達10萬公里,心肌每日晝夜必須收縮10多萬次,才能保障這台“發動機”的運輸正常。是誰在掌握這台“發動機”的功能?
真主說:“任何人停止呼吸,都只憑安拉的旨意。”(3:145)
真主說:“此後,你們必定死去,在複生日,你們被復蘇而起。”(23:16-17)
來源:伊斯蘭之窗
|
|